上個月和幾個老同學聚餐,酒過三巡,做銷售的小明突然嘆氣:“現在錢太難掙了!每天陪客戶喝到吐,月底到手就6000塊,房租一交、信用卡一還,連件像樣衣服都不敢買。”
一旁的阿玲也接話:“我在廠里兩班倒,熬得滿臉痘,工資還沒小明高。”
聽著他們的抱怨,我忍不住插了句嘴:“要不試試自己做點小生意?”
有時候不是賺錢難,而是我們總盯著“大機會”,忽略了腳邊能踩穩的小路。
投資5000元,弄個三輪車做這個生意,一天掙5-700,比打工輕松。
一、為什么選鹽焗雞?
三個硬核理由。
1. 市場剛需。
寫字樓下的快餐18元一份只有兩片肉,年輕人下班累到不想做飯,菜市場的白切雞又嫌沒味道。
咸香入味、徒手能撕著吃的鹽焗雞,天然契合“一人食”“懶人經濟”的需求。
2. 成本低到你想不到。
生雞采購:找本地養殖戶批發,三黃雞(2.5斤左右)8元/斤,一只20元。
調料成本:鹽焗粉、粗鹽、黃梔子(上色用),單只成本約3元。
售價:整只賣35元,雞腿單賣8元/個,雞翅5元/對。一只雞毛利12-15元。
3. 操作簡單。
不需要廚師功底,核心就是“一腌二焗三撕碎”。
二、手把手教學。
第一步:啟動。
三輪車改裝:二手電三輪加裝不銹鋼臺面、遮陽棚,定制“客家鹽焗雞”發光字招牌200元。
設備工具:大號電蒸鍋(焗雞用)、食品級塑料盒(腌雞用)、不銹鋼托盤。
首批物料:生雞50只、調料200元、包裝盒/手套。
第二步:秘制配方。
腌雞:雞洗凈用牙簽扎孔,1斤雞肉配15g鹽焗粉+5g沙姜粉,里外抹勻冷藏腌6小時(隔夜更入味)。
焗雞:電鍋底鋪粗鹽,用砂紙或錫紙把雞裹緊(防止過咸),中火焗40分鐘,關火燜20分鐘。
秘訣:焗好的雞趁熱刷一層香油,顏色油亮誘人;用黃梔子水泡過的雞皮會更金黃。
第三步:擺攤選址“黃金三原則”
下班高峰的寫字樓路口(17:00-19:00):賣整雞給帶飯族。
夜宵街交叉口(20:00-22:00):拆賣雞腿雞翅,年輕人邊逛邊吃。
社區超市門口(10:00-12:00):主攻大爺大媽,強調“孫子愛吃”。
三、三個隱藏技巧。
1. 靈活定價,讓顧客覺得“占便宜”
整雞35元,加2元送溏心蛋; 下午4點后半價賣剩余雞架(熬湯神器);建群,滿3只免費跑腿送到家。
2. 用“土味營銷”抓眼球。
喇叭循環播放:“小時候媽媽的手藝,現在家門口就能買!”
攤位旁掛對比圖:左邊是干巴巴的成品圖,右邊是我拍的撕雞特寫(汁水順著手指流)。
讓顧客掃碼看“直播腌雞過程”,明廚亮灶更放心。
3. 死磕復購率。
記錄常客口味:“李姐不要辣”“程序員小王愛加芝麻”;
每周五推出“盲盒雞”——+1元隨機送雞胗或雞心,年輕人拍照發圈能再送飲料;
下雨天在群里發紅包,手氣最佳者送半只雞。
四、新手必看的風險預警。
1. 別貪多! 第一天準備20只試水,賣不完的雞拆肉第二天做鹽焗雞絲飯團(搭配早餐攤分銷)。
2. 證件齊全:健康證+食品攤販備案卡(咨詢當地市場監管所),別心疼那幾百塊。
3. 避開價格戰:隔壁有人降價?立刻推“會員充值卡”,充200送30,鎖定長期客源。
五、實戰銷售技巧。
擺攤賣鹽焗雞,產品好是基礎,但“會賣”才是拉開收入差距的關鍵。
同樣是吆喝,有人只會干巴巴喊“鹽焗雞便宜賣”,有人卻能三句話讓顧客心甘情愿加購雞腿。
1. 開場第一句:用“選擇題”代替“判斷題”
錯誤示范:“嘗嘗鹽焗雞嗎?”(顧客擺擺手就走了)
高情商話術:“美女,原味和香辣的先試吃哪個?今天新出鍋的雞,肉一撕直流汁!”(立刻遞上牙簽)
給人選擇權會降低防備心,而“新出鍋”“流汁”瞬間激活食欲。我觀察過,用這招試吃轉化率能到70%。
2. 展示產品時:把味道“翻譯”成場景。
錯誤示范:“這雞特別入味!”(抽象,無記憶點)
高情商話術:“您摸摸這雞皮,脆繃繃的!回家追劇時撕著吃,越嚼越香,比嗑瓜子還上癮。
用觸感(脆繃繃)、聲音(撕著吃)、故事(姑娘啃光)構建畫面感,讓顧客腦補出“自己吃得爽”的場景。
3. 顧客猶豫時:制造“人無我有”的稀缺感。
錯誤示范:“要不要來一只?”(顧客:“我再看看”)
高情商話術:“姐您運氣真好,這是今天最后兩只了!廣東師傅教的古法焗制,下一鍋得等倆小時。您要整只還是我幫您拆開?”(邊說邊掀開鍋蓋,熱氣混著香味撲出來)
利用“最后兩只”“等兩小時”暗示搶手,配合掀鍋蓋的動作刺激沖動消費。
4. 嫌貴砍價時:轉移焦點到“超值體驗”。
錯誤示范:“35真不貴,菜市場生雞都20了!”(引發比價心理)
高情商話術:“大哥,整只雞35元夠3個人吃,人均才十來塊!您點個外賣光配送費就5塊了,我這還免費幫您撕好~”(抄起剪刀咔嚓剪開,汁水滋啦濺出來)
把價格拆解到“人均”,對比外賣凸顯性價比,同時用“撕雞”表演放大產品價值。
5. 促成加購:給顧客一個“獎勵自己”的理由。
錯誤示范:“雞腿單獨買8元一個。”(顧客:“不要了”)
高情商話術:“看您今天加班這么晚,加個雞腿吧?就當犒勞自己——工作這么拼,吃點好的才對得起胃!”(笑著說)
把消費合理化為人性需求(心疼自己),用共情式語言消除負罪感。
銷售的本質不是賣東西,而是經營信任。
如果你也厭倦了死工資,不妨試試這輛三輪車上的“小生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