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最近,中國的反制措施顯然對特朗普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現在的他更像是賭桌上的賭徒,將所有的籌碼應出盡出,公開表示,如果中國不撤銷已加征的34%關稅,美國將對中國商品加征50%的額外關稅,最終的稅率將達到104%。
顯然是他試圖通過更高的關稅威脅來迫使中國讓步。
為了增強自己言辭的威懾力,特朗普還聯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貝森特透露,已有超過50個國家與美國接洽,尋求關稅減免,暗示美國經濟并不會因此陷入衰退。
與中國的磋商雖然暫停,但美國將與其他要求談判的國家展開直接對話,這是否真的能夠讓他實現預期目標,仍然懸而未決。
1
乍一看,似乎美國在與全球多個國家的關稅博弈中占據了壓倒性優勢。
然而,如果深入分析便會發現,這場所謂的“50國”斗爭并不具備預期的實際意義。
事實上,這些國家中,也有一些已明確表示將采取反制措施應對美國的貿易政策。
歐盟27國正在考慮對美國部分商品加征25%關稅,以回應美國對鋼鋁產品征收的關稅。
在這場貿易沖突中,中國并非孤軍奮戰。
美國與全球的貿易摩擦正在不斷升級,尤其是中方的反制措施,正與其他國家的回應形成呼應。
特朗普所提到的“中美磋商”看似是一種溝通的說法,然而是否真有此類對話依然撲朔迷離,更多的只是特朗普一方的單方面表述。
無論如何,中方的立場已經十分明確,并堅決表態不會因任何外部壓力而妥協。
信息來源:北晚在線——美財長稱超50個國家聯系了美國
一旦采取反制,必然不會退讓,且決心已經明確。
更為重要的是,全球對這場貿易戰的兩方誰更能堅持到底、誰將面臨更大壓力,早已心知肚明。
從中方宣布反制關稅后,特朗普頻繁在社交媒體發聲,表現出相當大的焦慮。
在短短24小時內,他多次提到中國,似乎越來越難以掩飾他的焦慮和憤怒。
除了威脅加征額外關稅和暫停與中國的談判外,特朗普還拿TikTok的美國業務說事,試圖用一些不相關的議題為自己的政策辯護。
更為矛盾的是,他也表示,只要美國稍微減輕對華關稅,中方就會同意達成協議。
特朗普的做法顯得更加急功近利,尤其是在他對關稅的看法上,他認為必須通過加征關稅來徹底改變當前的貿易格局,尤其是針對中國的貿易關系。
他希望通過施加最大壓力來迫使中國在經濟上屈服,改變現狀。
但是在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中國不會妥協。
說到底,這也是比拼誰更有耐心和戰略規劃。戰略定力就像是下棋時能沉住氣,不受對手干擾,堅持自己的計劃。
而特朗普方面,看上去也就像一個草臺班子。
2
而且,這50個國家的工業產值,合起來也許無法與中國的一個大省相提并論。
就像在寵物市場上,不管你買多少只貓,也無法威脅到一只真正的老虎。
同樣,雖然美國試圖通過關稅設置壁壘,但這一策略的根本性影響并沒有很多人預料的那么大。
美國高調推出的關稅政策,其實并非簡單的貿易制裁,背后隱藏的是經濟規則的重塑。
想法上,這類似于當下許多年輕人無法離開外賣服務的依賴,然而父母卻能手到擒來地烹飪美味佳肴。
就像在疫情封控期間,許多人學會了廚房技能,關稅的效應也許會促使某些產業開始自給自足,重新找回過往的競爭力。
曾經依賴外部原材料的沿海工業城市,受到進口關稅的影響,成本大幅上升。此時,內陸省份的競爭力反而大大提升。
陜西、河南等地的基礎設施飛速發展,高速鐵路和貨運網絡的建設迅猛推進,這讓曾經依賴外部供應鏈的地區,迎來了發展的機會。
特朗普政府加征的關稅,針對的大多數是大宗商品。
盡管價格有所上調,但在中國制造的巨大成本優勢下,這些工業品依然難以撼動中國的市場地位。
與此同時,中國擁有龐大的物流體系,其中包括16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和90萬輛重型卡車的年銷量。
這一切遠超歐美國家的運輸能力,甚至讓依賴鐵路運輸的美國也難以在競爭中占據上風。
中國的內河航運網以及發達的港口設施,進一步增強了國內產業的競爭優勢,使得關稅的威脅在某些方面變得微不足道。
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要推行更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在貨運鐵路領域,或許會對中國構成更大的挑戰。
然而,美國并沒有在這一方面投入足夠的資源。
歐美國家曾因輕視長期投資,忽略了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在基礎設施上的超前布局。
中國化肥產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憑借低廉的生產成本和強大的供應鏈,中國在全球化肥市場的影響力迅速提升。
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在中國的支持下建設化肥廠,導致美國農產品的相對競爭力下降。
這些變動說明了美國曾經引以為豪的農產品出口優勢,逐漸消失。
過去,美國憑借其優質的化肥和農業技術占據了全球市場,但如今,許多國家的農業生產能力已經超越了美國。
而要想恢復這種優勢,美國的選擇并不多,甚至有些極端。
例如,如果美國試圖重現二戰時期那樣的局面,炸毀全球的化肥廠,可能才有機會恢復曾經的市場地位。然而,這種策略顯然是不可行的。
所以,即使關稅加到500%,中國的商人依然會想方設法繞過這些障礙,從上海、廣州等港口偷偷向美國市場輸入商品。
美國的關稅壁壘,或許可以擋住部分貨物,但無法阻止全球化的貿易流動。
事實上,很多偷運的集裝箱船,其實是由中國的船廠制造的,船只的背后隱含著強大的制造能力。
美國要想真正遏制中國的產業鏈,并非單純依靠關稅就能實現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