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陽 來源 | 頂尖廣告
最近,直播圈最熱鬧的事,莫過于小楊哥帶著他的“小楊臻選”App 高調復出。
這個曾經靠無厘頭搞笑殺穿直播帶貨圈的男人,在經歷「貼牌月餅」、「合成肉」、「假酒疑云」三重翻車暴擊后。
居然搖身一變成為自營電商創業者,上演了一出從頂流到跌落再到重啟的年度自救大戲。
咱就是說,這劇情比他當年在直播間掏衛生巾還要 drama。
但問題來了,這波操作是真心悔過還是商業套路?
打開“小楊臻選”App,第一感覺是這界面簡陋得像大學生期末趕工的作業。
首頁只有區區 30 多個 SKU,定睛一看全是老熟人——
單月賣爆 361 萬單的肉松吐司、辦公室囤貨必備的三分鐘拌面,全換上大小楊哥的帥氣代言照重新上架。
圖源:小楊臻選App界面
最妙的是會員體系,年費 99 元比東方甄選便宜 100 塊。
圖源:小楊臻選App界面
官方話術是讓利于粉絲,但懂的都懂,這招叫用曾經的爆款流量,給新App做冷啟動。
說是自營電商,本質更像粉絲經濟 2.0。
你以為 99 元買的是會員?不,買的是支持小楊哥東山再起的入場券。
就像粉絲給愛豆打榜,只不過這次打榜送的不是電子專輯,是比原價便宜 13% 的吐司和拌面。
至于App的功能?對不起,沒有任何創新,和抖音商城簡直是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畢竟對小楊哥來說,讓粉絲把錢從抖音轉到自家App,已經完成80%的KPI。
小楊臻選App“橫空出世”,不過是新瓶裝舊酒。
瓶身寫著 “去平臺化”,酒壺里倒的還是 “情懷變現” 那套陳年老配方。
小楊哥殺回來了,但互聯網的記憶卻沒有隨著他的復出而消退。
把時間倒回 2023 年,那時的小楊哥還是抖音帶貨頂流,一場直播 GMV 破億跟玩似的。
但成也夸張帶貨,敗也夸張帶貨。
標榜「香港美誠」的月餅被扒是廣東貼牌,號稱「澳洲谷飼」的牛肉卷其實是合成肉,就連賣酒都被質疑「拔帽茅臺」是擦邊球。
圖源:@好大的奕&三只羊直播間
這波操作,堪稱虛假宣傳三連擊,直接把消費者的信任度干到跌停板。
后果有多慘?
6894萬罰款 + 2777萬賠付,三只羊公司直接被扒層皮;
1600 個簽約主播賬號一夜蒸發,比明星塌房脫粉還快;
小楊哥個人收入從 32 億腰斬到 18.9 億,加上各種隱性損失,妥妥的「直播界破財消災」年度案例。
最絕的是,當其他主播還在為稅務問題低調整改時,小楊哥直接把產品翻車寫成了行業教科書。
可以說,那些年他踩過的雷,比選品庫還多。
被市場監管局按在地上摩擦后,小楊哥的整改措施堪稱直播界求生欲天花板。
選品找了 3 家第三方機構,搞了 7 類品控手冊,合作品牌砍了 80%,主播簽“生死狀”,售后搞“先行賠付”。
表面看是從頭再來,實際是把之前踩過的坑用水泥糊上,但地基有沒有問題咱不知道。
比如試水微信視頻號直播,主播從搞笑男秒變質檢委員,全程舉著檢測報告念臺詞,看得人腳趾摳地;
搞短劇《我們一起養老吧》,試圖用溫情劇本挽回粉絲,結果播放量還沒他當年玩抽象的視頻零頭多;
圖源:三只羊劇場
海外布局 TikTok,發的視頻跟國內切片一模一樣,老外看了估計都想問:這中國人咋對著鏡頭啃面包還能帶貨?
圖源:TikTok事業部(三只羊)抖音
最絕的是「萬羊計劃」,新手課3080元、2天2夜進階課9980元招募素人主播,說是孵化新主播,實際更像割新韭菜補貼舊窟窿。
圖源:@瘋狂小楊哥
畢竟培養主播哪有開培訓班收學費來錢快?
搬出整改三板斧,看似大刀闊斧,不過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已。
小楊哥的自救,本質是流量焦慮的應激反應。
現在的小楊哥,像極了考試作弊被抓后突然發奮刷題的學生。
知道依賴平臺流量危險,所以搞自營 App;
知道主播團隊不可靠,所以搞素人培訓;
知道產品口碑爛,所以打性價比 + 會員制組合拳。
但問題在于,直播電商的核心矛盾從來不是有沒有自己的App,而是你賣的東西到底值不值,好不好。
看看他的競品,東方甄選和與輝同行靠董宇輝的“文化帶貨”另辟蹊徑,交個朋友靠羅永浩的“真還傳”人設破圈,就連辛巴都在搞“供應鏈自建”。
圖源:與輝同行直播間
而小楊哥呢?繞了一圈又回到粉絲經濟的舒適區,用低價+情懷做杠桿,卻忘了當年翻車的根本原因——
把帶貨當段子手副業,把選品當抽獎碰運氣。
現在搞自營 App,與其說是轉型,不如說是流量存量的最后變現。
1億粉絲擺在那,哪怕1%的人下載付費,也是千萬級營收。
最有意思的是網友評論區的兩極分化。
真愛粉喊著“小楊哥加油我們等你”,慷慨給予知錯改正的機會。
吃瓜群眾冷笑“換個馬甲繼續割”,互聯網的錢還是太好賺。
這恰恰暴露了直播電商的魔幻現實。
在這個信息繭房里,有人只看主播搞笑不管產品真假,有人只認性價比無視品牌黑歷史。
而小楊哥的聰明之處,就是精準抓住了核心粉絲不會跑的心理,用整改+自營的組合拳,給粉絲編織了一個陪哥哥東山再起的美好愿景。
至于愿景能不能成真,等他的 App 用戶活躍度跌破 10% 那天,答案自然揭曉。
小楊哥的故事,像一面鏡子,照出了直播電商的荒誕與真實。
有人靠夸張表演暴富,有人因虛假宣傳跌落,有人用情懷劇本回血。
但無論劇情如何反轉,商業的本質永遠是信任交換。
你拿真產品換真金白銀,而不是拿翻車后整改當新賣點。
現在的“小楊臻選”App,就像一個貼著“骨折價”標簽的盲盒。
你以為買到的是性價比,其實可能是為過去的信任危機買單。
至于小楊哥能不能靠這招逆襲?
咱只能說直播帶貨的風口早就過了,靠搞笑賣貨就能躺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與其琢磨怎么讓粉絲下載 App,不如好好想想,下次再賣牛肉卷,能不能先搞清楚到底是不是合成肉?
畢竟,韭菜割多了會禿,信任透支了可沒地方充值。
直播帶貨的祛魅時代,靠情懷已經撐不起一個商業帝國了。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添加備注:進群】
更多有趣話題 ,盡在【頂尖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