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阜陽市人民醫院針灸科正式揭牌開診。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洪波,針灸科主任劉寶林,中西醫結合科主任李龍驤共同為針灸科門診揭牌。
劉洪波表示,針灸是中華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數千年歷史,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蘊含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哲學智慧,也是保障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的基石。實踐表明,針灸對于各種急慢病的治療有著顯著的療效,對于預防各種疾病也有著明顯的優勢。希望針灸科充分發揮中醫的優勢,以患者為中心,以科學為指導,以團隊合作為主,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滿足阜陽及周邊區域患者對中醫服務的需求。
得知針灸科開診,家住潁泉區的王女士專門來到門診將一面寫有“醫德高尚暖人心,醫術精湛傳四方”的錦旗送到劉寶林主任手中。王女士多年來深受肩周炎痛苦折磨,胳膊疼痛,抬舉不了,也干不了家務。知道劉寶林教授被阜陽市人民醫院聘任后,專門來院進行針灸治療。經過一個療程治療后,王女士胳膊也不疼了,也能干家務了,心情也舒暢了。于是,她今天專程向劉寶林主任表示感謝。
據針灸科主任劉寶林介紹,針灸主要有三個作用。
1、鎮痛作用: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作用是疏通經絡,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從而有效緩解各種疼痛;
2、調和陰陽:針灸還可通過作用于人體腧穴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3、免疫調節:針灸可以激活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因子,促進淋巴細胞增殖,產生更多的抗體來對抗病原體,從而調節身體的免疫力。
科室介紹
阜陽市人民醫院針灸科成立于1952年,現依托于中西醫結合科設有病房、門診,是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科室。
科室治療中心占地200平方米,內設25張治療床位。現有醫護人員19人,其中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7人。擅長針灸、中藥、小針刀、穴位埋線、穴位注射、耳穴壓丸、穴位貼敷、足浴、刮痧、拔罐等中醫特色療法綜合治療頸椎病、腰椎病、膝關節痛、肩關節痛、痹癥、腱鞘炎、腱鞘囊腫、筋膜炎、網球肘、中風、脾胃病、失眠、焦慮抑郁、肥胖癥、慢性肺病、痛經、面神經麻痹、帶狀皰疹及后遺疼痛等疾病。
針灸科專家團隊
劉寶林,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醫學碩士,三江名醫。主持廳局級以上臨床科研課題5項,參與各級科研項目5項。在核心期刊及全國各級醫藥學期刊發表醫學臨床論文24篇。主編國家規劃教材4部,副主編1部,參編3部。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針灸冶療》,被中國教育部2011年度評為國家級高等教育規劃“精品教材”。臨床擅長用小針刀、針灸、穴位埋線、穴位注射配合中藥內服外敷綜合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痹癥(關節炎)、膝關節痛、肩關節(肩周炎、肩袖損傷)痛、腱鞘炎、腱鞘囊腫、筋膜炎、網球肘、足跟足底痛、滑膜炎、滑囊炎、扭挫傷、痛經、帶狀皰疹及后遺疼痛、牙痛等各種疼痛性疾病。擅長用中藥、針灸、穴位埋線、耳穴壓丸等方法綜合治療:中風、失眠、面癱、眩暈、頭痛、面痛、胸痹(冠心病)、心悸、肥胖癥、郁證、癔癥等心腦血管系統疾病;胃痛、胃酸、胃脹、便秘、小兒消不良、疳積、嬰幼兒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于立恒,主任醫師,畢業于安徽中醫學院,主持完成市級課題3項,在中文核心、科技核心期刊等發表論文10余篇。擅長治療脾胃病、失眠、肝病、咳嗽、月經不調、孕前產后調理、更年期綜合征、不孕不育、功能性疾病、亞健康調理等。
劉俊,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安徽中醫學院,安徽省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委員會委員,阜陽市體檢質控中心主任,臨床擅長治療脾胃病、失眠、焦慮癥、惡性腫瘤,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病、中醫藥飲食調理、月經不調、亞健康調理等。
劉馨,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阜陽市中醫藥學會中醫睡眠專業委員會委員,擅長運用中醫理論結合針灸、穴位貼敷、中藥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中風后遺癥、眩暈、呃逆、帶狀皰疹及后遺疼痛、呼吸系統疾病等。
王衛民,醫師,畢業于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擅長運用中醫理論結合針灸、中藥、穴位貼敷、推拿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面神經麻痹、膝關節炎、急性腰扭傷、落枕、肩周炎等疼痛疾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