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鳳凰衛視攝制組從頓巴斯返回庫爾斯克,此趟行程需繞行1300余公里。最終,鳳凰記者從別爾哥羅德前線方向徑直深入庫爾斯克戰線蘇賈戰區,以下為記者發自現場的報道。
當前,在記者所處位置的前方西南方向,俄羅斯軍隊與烏克蘭軍隊仍在進行激烈交火。雙方在該方向的軍事對抗,標志著俄羅斯軍隊在籌備春季戰役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
3月8日,數百名俄特種兵從廢棄的地下天然氣管道中鉆出,從烏軍后方發動了突襲。俄軍政治總局副局長阿勞迪諾夫中將向鳳凰記者講述了當時的情形。
俄軍政治總局副局長 阿勞迪諾夫中將:
1號我已經給他們下達了準備的命令,我來找他們,讓他們做好準備。他們從3號開始進來,在這個管道里待了6天,因為有必要在那里集結力量。敵人沒有看到我們把人帶到這段管道內,6天之后他們來到了敵人的后方。
對于許多人而言,準確描述自身所經歷的種種感受并非易事。尤其是在靠近直徑約1.45米的管道時,管道內部彌漫著由甲烷、排泄物以及嘔吐物混合而成的刺鼻空氣,環境之惡劣超乎想象。而更為難以設想的是,在既無水源又缺乏食物供應的極端條件下,被困于其中長達4至6天,這究竟是怎樣一種艱難處境,實在難以用言語盡述。
然而,當管道突擊隊成功出現在蘇賈烏軍陣地后方時,眾多烏軍守軍在寒風中穿著短褲,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他們驚慌失措,場面一片混亂。
俄海軍810陸戰師突擊班長:
進入管道后最大的危險是空氣。隨著時間的推移,敵方無人機發動了猛烈的火力集束彈攻擊。
俄軍政治總局副局長 阿勞迪諾夫中將:
艾哈邁特是一支由105人組成的突擊隊,也就是說,有專門從事破壞工作的技能,所以不需要很多人。這條管道總共有600多個伙計,也就是說,只有680人,但第一個出管道的敢死隊員是艾哈邁特特種支隊的人。
鳳凰記者 盧宇光:
(他們)說你們穿著烏克蘭制服?
俄軍政治總局副局長阿勞迪諾夫中將:
我們沒有穿烏克蘭制服,我們纏著烏軍的標志膠帶,就像烏克蘭人戴在手上和頭盔上的膠帶一樣。烏克蘭人很難快速辨別這些人會發生什么,因為人們戴著他們自己的絲帶,從上面看類似于自己人。
鳳凰記者 盧宇光:
您如何評價管道突擊戰,這對于蘇詹斯基區的方向來說是否是最重要的戰斗?
俄軍政治總局副局長阿勞迪諾夫中將:
對于解放蘇賈來說這是最重要的戰斗。當然,對敵方而言,敵方曾于去年8月6日策劃奪取相關目標,比如庫爾恰托夫核電站,其計劃從庫爾斯克通過旁路到別爾哥羅德,這一行動是按照北約總部委員會的計劃來策劃實施的。當然,對他們來說,最棘手的戰斗是艾哈邁德特種部隊,在去年8月7日的第一次戰斗,我們遏制了烏軍進攻縱隊,這場戰斗無論對于他們,還是對于我們,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來源:鳳凰衛視 盧宇光、伊萬、拉曼、薩維 蘇賈前線 報道
編輯:晚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