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競爭的故事還在繼續,而金融必須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原則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科技+產業+金融”的發展模式相契合,這正是中國科技創新后勁綿綿不絕的最佳保障。
本文作者系盤古智庫學術委員、中國發明成果轉化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文章來源于《環球時報》。
本文大約2000字,讀完約5分鐘。
今年的中關村論壇,吸引了全球的經濟研究者和金融投資者,很多人驚訝于現實版的“機器人總動員”:制作咖啡拉花、上演機械太極、說著流暢雙語引導外賓。從技術驗證到場景落地,中國的科技創新絕非僅僅停留在紙面。然而,不無意外的,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的國外媒體,提出了所謂“中國科創后勁不足”的問題。他們固執地認為中國的創新以模仿為主,而且這種政府主導的創新模式難以持續。
但是,以DeepSeek、宇樹機器人為代表的現象級創新,似乎一夜間絢爛綻放,還能說“中國科創后勁不足”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想理解中國科創的原動力機制、預測中國科創的未來走勢,需要持續深入一線進行調研。遺憾的是,無論是股票市場,還是互聯網時代的自媒體,都更愿意趕時髦、炒概念、博眼球,缺少的恰恰是踏踏實實的深入一線,耐心理解中國實體經濟中各方面對科創發展的認識和努力。
通過一線觀察,就可以發現,中國科技創新的后勁,仍然需要各級政府提供利于創新的環境。要知道,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現象級創新,是遵循經濟規律和科學發展規律,靠長尾效應積累而成的。以廣受關注的科創明星城市——杭州為例,現象級創新企業“六小龍”的出現背后是杭州政府持續的招才引智,將財政的盈余不斷投入到科創轉型的經濟發展中、打造小政府大市場的營商環境,逐步積累了上萬家科創企業,最后才有6家明星企業脫穎而出。因此,投資者尋找下一個“蛙跳式”成長型企業,必須踏踏實實理解科技周期、到一線調研,而不是憑空猜測哪一棵樹會被兔子撞上。
當然,并不是所有中國的城市都有杭州的財政底氣,或者是長三角民營經濟活躍而來的資金支持。這也就是為什么今年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表示要設立“萬億級”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這是鼓勵地方政府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吸引壯大耐心資本,把培育新動能與升級傳統動能更好結合起來,加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競爭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一大主旋律。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只有聚焦硬科技、堅持長周期、提高容錯率,才能形成市場化投資科技型企業的長效發展機制。而且,只有充分利用現代金融工具,轉型升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夯實創新產業基金,才能實現區域經濟發展中的異軍突起。
可見,中國創新動力的后勁是否持續,在相當程度上取決于科技和金融相結合的成效。通過過去幾年中國科技在越來越多領域“趕上”歐美發達國家的過程,可以看出,未來中國科技創新的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內生性的機制。除了上文提到的地方政府積極性,現代金融、創投基金、產業資本的積極性同樣不容小覷。作為一名金融老兵,筆者有幸在過去20年間,持續深入長三角、珠三角為代表的中國工業和產業基地,見證了中國企業自下而上的創新求索,因此并不意外這兩年大量“黑科技”的噴涌而出,也對中國科技創新的后勁充滿信心。
改革開放40余年,中國經濟的科技進步最初大多源于歐美日韓的技術引進和吸收轉化,出現了所謂“以市場換技術”的發展模式。然而,2008年次貸危機發生后,越來越多的美國政客意識到本國經濟“脫實向虛”空心化的弊端,他們開始尋求美國經濟的“再工業化”。與此同時,中國的企業為了讓產品更具競爭性,逐漸加大對創新的投入,重視與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產學研”聯動,重視發明成果轉化的投資,由此形成頗具規模和數量的產業投資基金。這也推動地方政府開始搭建各具特色的發明成果轉化平臺。
中國這種自下而上的發明成果轉化需求,基于的是新一代產品的市場競爭性。說白了,企業家關心的是新技術能否讓新一代產品性價比更高,能否在國內外市場上賣出去?這顯然不同于近些年的美國股市上,投機者不重視技術和產業的結合、而是為了股票市值炒作概念。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從一開始就秉持物美價廉的理念,這使得宇樹科技在產品層面迅速發展,如今已遙遙領先于競爭對手美國的波士頓動力——后者甚至屢次被轉賣。這充分說明,科技創新只有與產業緊密結合,才能真正發揮金融工具的賦能作用。中美科技競爭的故事還在繼續,而金融必須服務于實體經濟的原則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科技+產業+金融”的發展模式相契合,這正是中國科技創新后勁綿綿不絕的最佳保障。■
文章來源于《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