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美如果爆發沖突,最終誰能勝出?
針對這一問題,美國智庫“1945”曾依據兩國軍事力量對比得出一個結論。
一旦中美之間發生戰爭,那么美國將迅速推進至中國大陸。
從這個預測中可以看出,美智庫對美軍充滿信心,認為其有能力讓中國快速屈服。
同時,這種觀點也充分展現了典型的“美式優越感”。
近年來,中國的軍事進步有目共睹,那美智庫是如何得出這樣的判斷的呢?
美智庫的推測
美國多次介入臺灣事務,并向臺灣出售大量武器裝備,使得臺海局勢日益緊張。
我國明確表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美國無權干涉。
然而,美國卻屢次在中國底線附近挑釁,挑戰我國領土主權完整。
此外,自從特朗普上臺后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并實施“對等關稅”政策以來,中美之間的摩擦不斷加劇。
更重要的是,美國持續炒作“中美戰爭”話題。
2023年,美國智庫“1945”網站對中美戰爭結果進行了預測。
按照他們的設想,當中國決定以武力統一臺灣時,美國會迅速介入,從而引發臺海戰爭。
在智庫文章中提到,戰爭爆發后,美國計劃快速制造大批導彈潛艇,用以封鎖中國海軍。
這些潛艇由“哨兵”級巡邏艇改裝而成,能混入西太平洋眾多商船中隱蔽行動。
借助商船掩護,美軍快艇可對中國海軍發動突襲。
這不僅增加了中國海軍識別和打擊的難度,而且快艇還搭載了美軍“海軍打擊導彈”,具備強大的海上攻擊能力。
與美軍航母及反艦導彈協同作戰,可以迅速構建火力網,把中國海軍限制在“第一島鏈”之內。
在這種情況下,陷入被動的中國海軍難以顧及美軍行動,從而使美國得以攻占大陸,贏得戰爭。
從這篇智庫文章可以看出,其明顯偏向美國,并高度認可美國軍事實力。
但他們忽視了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中國當前的軍事水平早已今非昔比。
常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這么多年過去了,在美國眼中中國似乎依舊落后而軟弱。
美國對中國始終存在一種偏見,這種偏見讓他們無法正視中國如今的強大。
早在2017年,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就曾強調,沒有任何鎖鏈能夠束縛住中國。
雖然中國海軍起步較晚,但經過多年發展,其實力已遠超美國想象。
根據環球網報道,相關內容刊登于2023年9月6日發布的《異想天開!美智庫炒作:美可能通過打造大量導彈快艇“封鎖”中國海軍》
欺強凌弱
中美首次交鋒是在朝鮮戰爭時期,當時兩國軍事差距顯著。
即便如此,中國依然取得了勝利。
這一結果令許多西方國家始料未及。
正是從這場戰爭開始,世界不再敢輕視中國。
當年中國能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獲勝,那為何美智庫現在卻認為美國可以打敗今天的中國呢?
自朝鮮戰爭之后,中國在國防科技領域投入巨大精力。
無論是“北斗”衛星系統的研發,還是高超音速武器與航母導彈的研究,都表明中國軍事力量不斷提升。
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兩個國家,若美國貿然對中國發動戰爭,全球政治格局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更何況,美國打著臺灣旗號挑起爭端。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臺灣問題完全屬于中國內政。
美國以臺灣為借口對中國開戰,這實際上是對他國領土主權的侵犯。
面對這種行為,中國必定會立即反擊。
雖然中國不主動尋求戰爭,但對于任何侵犯我國領土主權的行為,我們絕不手軟。
當然,美國也不會愚蠢到去輕易對抗一個全球影響力巨大的國家。
對于美智庫的這一假設,不少美國網民并不認同。
一位網友指出,臺灣屬于中國,中國多次重申“一個中國”原則。
因此,“中國入侵臺灣”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美國也無法以此為由對中國施壓。
更關鍵的是,美國只是把臺灣當作遏制中國的棋子,并不會真正為了臺灣流血犧牲。
還有網友提到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美國在這兩場戰爭中的損失高達6萬億美元。
伊拉克和阿富汗只是中東的小國,美國為此付出了如此沉重代價。
要是面對中國這樣的大國,美國或許需要付出超過100萬億美元甚至更多。
中國不僅人口數量遠超美國,還擁有一支世界一流軍隊。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如何能夠戰勝中國?
顯然,美智庫所謂擊敗中國只是他們的幻想罷了。
根據搜狐軍事報道,相關內容刊登于2016年11月25日發布的《美智庫模擬中美多地同時開戰:臺海戰場結局意外》
總結
美智庫的預測明顯帶有偏向性,但實際上很難實現。
貿然對中國這樣的大國發動戰爭,美國不僅要承受巨大打擊,還會被國際輿論推向風口浪尖。
這種情況顯然不是美國愿意看到的。
因此,美國不會輕易對中國發起戰爭,更不會正面與中國產生沖突。
但這并不代表美國會放棄對中國進行封鎖和打壓,所以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避免掉入美國設下的陷阱。
只有自身足夠強大,才能在國際社會擁有話語權。
“點進主頁,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