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美國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示威者走上街頭,參加反特朗普抗議活動,預計有超過50萬人參加1200場集會、游行或抗議活動中的一場,活動計劃在美國50個州舉行。這也是自特朗普年初上任以來針對他的最大規模單日抗議活動。抗議者聲稱,特朗普和馬斯克正在試圖對美國政府進行一系列改革,比如全面加征關稅、減少政府的開支、大規模裁員等,很多人對當前的政策和改革感到擔憂,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而特朗普的支持者認為,他的政策是必要的,因為美國政府長期以來被自由派主導,存在浪費和低效等問題。
美國抗議(資料圖)
據美國媒體報道,此次抗議活動由150多個團體開展,包括民權組織、工會、退伍軍人和選舉活動家等。組織者還直言不諱地表示,特朗普的每一項政策決策,都讓普通美國人的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值得注意的是,一向被視為特朗普“堅定盟友”的馬斯克,這一次也罕見地站在了特朗普的對立面。他公開呼吁,美國應該與歐洲建立“密切的伙伴關系”,同時推進“零關稅”制度。
與此同時,大批美國民眾開始囤積中國的商品,包括牙膏、牙刷等日用品,也包括電視、冰箱等家用電器,超市物價已經上漲了30%,他們怕今后再買就會貴很多。另一個現象是,現在美國各個州都對特朗普關稅有不同的看法,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第一時間發聲稱:“特朗普不代表美國,更不能代表加州,希望所有打算報復美國的國家,把我們加州排除在外。”他強調,“加州不是華盛頓”,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并不代表美國人民意愿”。若以經濟總量計算,加州可以被視作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不論現在還是未來,加州都是一個穩定的國際貿易伙伴,希望美國以外的各經濟體考慮這一點,不要對來自加州的進口商品采取報復性關稅措施。加文·紐森的表態,體現了美國國內政治和國家意志的撕裂,也意味著特朗普并不能代表各個州的想法與利益訴求。
可以說,現在的美國經濟是建立在貨幣霸權之上,而特朗普卻在破壞美元霸權。首先,他的關稅政策會阻止美元流向世界,在這種情況下,貿易平衡只會以一種方式實現,那就是美國與全球所有重要經濟體脫鉤。其次,特朗普還不管通脹,多次要求美聯儲降息,導致美元指數狂跌,那些持有美元的資本家全都虧了大把的錢,他們當然會搞些抗議活動,當然,這還只是開始而已。
特朗普(資料圖)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微軟—全國廣播公司主持人斯蒂芬妮·呂勒說,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無法忍受特朗普政府“荒謬的(對等)關稅算法”,已打算辭職不干。呂勒在微軟—全國廣播公司《早安,喬》電視節目中說:“我的消息來源說,斯科特·貝森特(在特朗普政府中)行為另類。就特朗普的核心圈子而言,特朗普根本不親近貝森特,也不聽他的。”呂勒說:“有人對我說,他正在尋找退路,找機會去美聯儲。因為在過去的幾天里,他真的在損害自己在市場上的信譽和履歷。”
不難看出,美媒將貝森特可能會離職的傳聞與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直接關聯,似乎在有意指向貝森特作為美國財長,對這項關稅政策持有一定的“抵觸”態度。而美媒通過渲染核心經濟官員與總統之間的分歧,試圖削弱特朗普政策的合法性,迫使特朗普政府調整這項被批為“災難性”的關稅措施。要知道,在美股崩盤以及“對等關稅”政策推高物價的背景下,美國國內民眾對關稅政策的質疑正在不斷加劇。
美國財長貝森特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盡管貝森特本人還未就此作出明確回應,但是從他過往的表態來看,相較于特朗普,貝森特對于關稅的態度更為謹慎,他曾直言全面征收關稅的做法是“極端主義”,暗示應該采取克制的關稅措施。然而就目前的情形來看,特朗普的關稅措施逐漸步入了“極化”的階段,為了強行扭轉貿易逆差,不惜違背經濟常識,也要對他國征收高額的關稅,結果就是對自身經濟造成強烈反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