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作為教育體系中的主導者,受到的誤解其實比尊重更多,不少家長想當然的認為,老師的工作很輕松,每天只需要上幾節課,剩下的時間就可以休息了,殊不知上課只是教師工作中的一部分,而且還是相對而言最輕松的一部分。
為了讓外界對教師的本質工作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越來越多的教師們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教學經歷和工作日常,不僅揭示了當代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也引發了家長們對于教育本質的深入思考。
課堂教學只是教育的其中一個環節,年輕教師們逐漸意識到: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單向的知識傳遞,傳統的講授模式也難以適應學生們如今的學習習慣,有些學生看似在認真聽講,實際上思維早已神游天外,這種表面的課堂和諧終究維持不了多久,等到考試結束后就會露餡。
小學生“倒數第一”試卷走紅,老師:智商已超越地球人,我教不了
試卷不僅能檢驗學生們的學習成功,還能成為教育工作者觀察學生思維方式的窗口。只是令老師們沒想到的是,學生的答題內容越來越出人意料,尤其是那些思維活躍的小學生們,即便是“倒數第一”的試卷,也總能給老師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一套簡單的應用題試卷,學生能糊弄到什么程度?面對自己不會也不想思考的試卷題目,小學生第一道題讓老師語音轉文字,第二道、第三道題直接不會、聽不懂,最后一道題更是讓老師充會員才能看到自己寫的答案。
這樣的學生并不罕見,比如這位把“競相開放”寫成“靜香開放”的,看得老師又氣又笑:“絕了!靜香開放,大雄不開放”,這種學生不知道是動畫片看多了,還是課堂上學的知識一下課就全都還給老師了。
最令老師無奈的還是這名小學生,同樣是倒數第一的試卷,他的答案能讓老師忍不住懷疑人生,甚至發出感慨:智商已超越地球人,我教不了!這份試卷不僅得到了0分,把試卷帶回家還免不了遭受爸媽的男女混合雙打。
小學生“倒數第一”試卷失去的是分數,但卻表現出了小學生驚人的創造力,考試本該是最嚴肅認真的事情,可小學生卻不愿意局限于標準答案,而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解讀問題。
這種創造性的思維固然寶貴,可當其嚴重偏離了考試的要求和教育的本質之后,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如何在不磨滅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前提下,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績呢?
在創新思維與應試教育中找到平衡點,是新時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
對比這些小學生“倒數第一”試卷不難發現,錯誤的答案不是網絡用語就是一些生活化表達,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意識到,小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思維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
而這些看似錯誤的答案背后,隱藏著的是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敏銳觀察和獨特理解,這背后是信息爆炸和自媒體發達所帶來的影響,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根據學生的變化去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與其打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如開發新的教學方式,把網絡元素和現代技術融入課堂,提高教學效果。
或許在當下的教學模式中,傳統的分數評價已經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能力,但分數不僅僅是考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更多的是從側面反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判斷力,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到的是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讓學生把側重點放到主流知識的學習中去,避免因小失大,錯失優質教育資源甚至是繼續接受教育的機會。
教育的根本目標始終不變。無論教育環境如何變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正確價值觀仍是教育的核心,教師和家長需要共同努力,幫助學生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中健康成長。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