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客戶端訊 燕趙春色好,清明游正酣。2025年清明假期,河北文旅市場迎來“春暖花開式”增長。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顯示,河北省接待游客量較去年同期增幅超10%,保定市、石家莊市、唐山市、邯鄲市成為熱門目的地。京津冀地區短途游占比顯著提升,北京、天津游客占省外客源近五成。
春色滿園,賞花經濟領風潮
清明時節,河北多地進入“花海模式”。其中,5A級旅游景區衡水湖景區日均接待游客7.77萬人次;4A級旅游景區正定古城(包含部分正定景區)和衡水楊屯萬畝花海景區分別日均接待游客14.22萬人次和2.78萬人次。各地結合花期推出漢服巡游、詩詞雅集、攝影大賽等活動,打造“沉浸式”賞花體驗。
文化尋根,紅色旅游熱度攀升
這個清明假期,河北紅色旅游熱度攀升。西柏坡紀念館、唐山抗震紀念館、白洋淀等吸引大量緬懷先烈的游客,接待游客12.83萬人次。李大釗紀念館及李大釗故居通過實景陳列還原李大釗生活場景,吸引1.69萬人次參與互動研學。
綠野尋春,踏青經濟煥生機
除了祭祀緬懷,踏青出游成為清明假期的另一主流選擇。抱犢寨憑借“登山觀云海+古村探秘”雙線體驗,吸引客流量達5.46萬人次,創同期新高;野三坡以百里峽、魚谷洞等原生態秘境為核心,憑借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與春日山水,接待游客4.04萬人次;金山嶺長城山花如潮,粉白杏花與巍峨城墻交織成詩畫長廊,游客增幅達3.55萬人次,成為京津冀熱門打卡地。數據顯示,短途生態游熱度持續攀升,彰顯“微旅行”深度化趨勢。
文博賦能,傳統節氣煥新生
清明假期期間,全省博物館持續推出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吸引大量游客參與體驗。其中,河北博物院推出了“一色萬象——白瓷藝術展”,展出了河北邢窯、定窯、磁州窯、井陘窯及福建德化窯的古代白瓷文物及當代藝術家作品共計300余件(套),通過古今對話展現白瓷技藝的傳承與創新,同時展出的還有“五色之金——亞洲古代金屬藝術展”,展出263件亞洲古代金屬器,涵蓋兩河流域、波斯等古文明,展現冶金技術傳播與文化交流。
2025年清明假期,河北文旅“春景+文化+體驗”多維融合,激活文旅消費新動能。中國移動梧桐大數據將持續深化文旅場景分析,助力打造智慧化、個性化旅游服務,讓“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品牌魅力四季常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