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那些號稱“零押金入職”“月入輕松過萬”的網約車招聘廣告,可能比外賣小哥的電動車后座還硌人?我最近和幾位跑了半年網約車的司機聊了聊,他們的故事讓人忍不住想問:這年頭,到底是人在開車,還是車在“開”人?
這些公司最擅長用“免費租車”當誘餌。新人簽約時,業務員會熱情地告訴你:“不用交押金!”“每月完成8700元流水,超出的部分全歸你!”
等你簽完合同發現,所謂的“免押金”其實是把押金換成了“服務費”或者“違章保證金”,而8700元流水根本不是輕松能完成的任務。
一個司機每天要跑夠330元流水才能達標,可實際接單時,平臺派單量忽多忽少,遇上雨天單子多但路況差,晴天單子少卻要頂著大太陽空跑。就算運氣好完成了任務,到手的錢還要被公司扣掉30%的“分成”,再減去充電費、車輛維修費,最后真正能揣進口袋的連一半都不到。
更坑人的是合同里埋的雷。有些公司嘴上說“隨時可以退車”,但合同里卻寫著“提前退車賠40%違約金”。
有位司機李師傅租車時沒細看條款,干了三個月覺得太累想退出,結果公司拿出合同說:“這車租期是一年起,你現在走得賠一萬二!”
還有些合同里藏著“自動續約”的條款,司機沒注意,到期后莫名其妙又續了一年。
更離譜的是驗車退押金的環節,公司的人拿著放大鏡找毛病:輪胎有個小劃痕?扣800!座椅上有條褶皺?算磨損費300!最后押金一分沒拿回來,還要倒貼錢“修車”。
仔細算筆賬就會發現,這行掙的真是血汗錢。假設一輛電動車月租4500元,平攤到每天就是150塊。加上充電費30塊、吃飯45塊、偶爾違個章罰50塊,一天成本最少235塊。可大部分司機跑滿12小時,流水也就400塊左右。
這還沒算車輛的保養費、事故風險。有人干了半年,發現銀行卡里的錢比送外賣時還少,想退出又怕賠違約金,硬著頭皮接著干,結果累出腰椎病,賺的錢全送給了醫院。
這些套路能得逞,關鍵就是利用了信息差。新人容易被“高收入”迷惑,簽合同時不看條款,等到發現問題,公司早就準備好了扣錢的理由。
有些公司甚至教司機用別人的賬號接單,說是“暫時沒考證也能跑”,可一旦被交警查到,罰款5000塊全得司機自己扛。還有的公司在司機退車時玩失蹤,電話不接、門店關門,司機連車帶押金一起打了水漂。
說到這兒,你手機里是不是也彈出過“高薪招募司機”的廣告?下次再看到這類推送,不妨先問問自己:天上掉的到底是餡餅,還是挖好的坑?畢竟,這世上哪有公司會白白替你養車,還倒貼錢讓你發財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