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逸 報道 | TOP電商
三只羊和小楊哥這次是真的要復活了。
今天(4月8日),有網友發現,一款名為“小楊臻選”的APP悄無聲息地在各大應用商店上線。
點開一看,首頁赫然寫著“小楊臻選,好東西用得起”的標語,商品分類為休閑食品、美妝護膚、個護家清、日用百貨、飲料乳品、服飾箱包等板塊。
圖源:小楊臻選APP
甚至還有“看直播”的入口,目前點擊進去有“小楊臻選”的官方主播在直播。
而在內容的一欄里不僅有直播,還有小楊哥和大楊哥的一些搞笑短視頻。
對于這次動作,三只羊一內部人士表示,小楊臻選是三只羊的自營商城,“自己做商城更垂直,可以更直觀地將商品展現給大眾。”
外界對“小楊臻選”APP的上線也是猜測不斷。
有人說,這是三只羊被罰停播半年后的“絕地反擊”;也有人說,這不過是小楊哥的又一次試探性轉身。
但無論如何,從去年9月那場震動全網的“月餅門”事件,到今年初低調轉戰微信視頻號,再到如今自立門戶推出獨立APP。
這家曾因小楊哥而紅極一時的直播公司,似乎正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時間倒回2024年9月,一場“香港美誠月餅”的直播帶貨,讓三只羊直接栽了個大跟頭。
直播間里,小楊哥賣力吆喝著“香港老字號”“高端品質”,結果被扒出這款月餅不僅香港查無此店,連產地都標注模糊。
圖源:微博@人民網評
一夜之間,虛假宣傳的標簽牢牢貼在“小楊哥”身上,合肥市場監管部門火速出手,開出近7000萬元的天價罰單,抖音平臺也對其賬號全面處理。
彼時,三只羊旗下賬號日均百萬的觀看量、單日千萬的銷售額瞬間歸零,粉絲數以每天4萬的速度狂跌,“瘋狂小楊哥”的抖音櫥窗更是空空如也,徒留1.12億粉絲在評論區刷屏追問“小楊哥去哪兒了”。
這場風暴持續了整整120天。
直到今年1月,眼尖的網友突然發現,一個名為“小楊臻選”的視頻號悄悄上線,沒有預告、沒有熱搜,直播間里甚至不見“小楊哥”本人的身影,只有幾名主播安靜地介紹著潔面乳和垃圾袋。
不過,直播間的風格變了,沒了往日的喧鬧與浮夸,取而代之的是克制的產品展示和頻繁的互動答疑。
評論區但凡有人問起“楊哥什么時候回來”,立刻被“好東西,用得起”的彈幕刷屏淹沒。
這場“靜悄悄”的復播試水,首日便賣出3.1萬支潔面乳和1.7萬卷垃圾袋,銷售額超百萬。
圖源:視頻號@小楊臻選
如果說年初的視頻號復播是“投石問路”,那么今天的“小楊臻選”APP上線,則更像是三只羊在電商賽道上的一次戰略升級。
打開APP,首頁的“自營商城”定位十分明確,盡管目前SKU(商品種類)還不算豐富,但“自營”二字已透露出三只羊的野心:
擺脫對第三方平臺的依賴,把流量和供應鏈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這步棋背后,是三只羊對過去教訓的深刻反思。
去年“月餅門”的致命傷,正是出在品控和宣傳環節——作為代銷方,三只羊對委托方美誠食品的資質審核不嚴,導致虛假宣傳翻車;而依賴抖音等平臺,則讓其在封禁后幾乎陷入絕境。
如今,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注冊自有商標、搭建獨立APP,這一系列動作都在釋放信號,即三只羊試圖通過掌控“人-貨-場”的全鏈路,重建消費者信任。
圖源:微博@梨視頻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獨立APP的運營成本遠高于入駐平臺,且用戶下載門檻更高。
三只羊憑什么讓習慣了在抖音、視頻號“邊看邊買”的粉絲,專門為一個APP買單?
答案或許藏在“復播”這個關鍵詞里。
盡管APP內的直播板塊只有“小楊臻選官方直播間”在直播,但倘若未來“小楊臻選”能將三只羊旗下主播的直播流量導流至APP,再通過自營商品提升利潤空間,或許能走出一條“私域+電商”的新路。
更何況,三只羊早已未雨綢繆。
除了視頻號和APP,其天貓旗艦店粉絲已達2.3萬,拼多多店鋪的垃圾袋銷量突破10萬件,多平臺布局的意圖再明顯不過。
耐人尋味的是,無論是視頻號復播還是APP上線,“小楊哥”本人都未走到臺前。
有粉絲在“小楊哥臻選”直播間追問“小楊哥什么時候復播”,得到的只有沉默。
這種“去小楊哥化”的策略,與三只羊當前的處境息息相關。
作為公司的核心IP,“小楊哥”的個人聲譽仍深陷虛假宣傳的泥潭,若高調回歸,極易引發輿論反噬。
但另一方面,這位坐擁過億粉絲的頂流主播,又是三只羊最值錢的資產。
2024年,即便遭遇停播危機,小楊哥仍以18.9億元凈收入位列頭部主播第四,而前一年,他更是以32.1億元登頂。
圖源:中國互聯網大數據盛典
如何既利用“小楊哥”的流量光環,又避免其成為輿論靶子?
三只羊的解法是:讓“小楊臻選”這個品牌逐步“去人格化”。
視頻號的預熱視頻中,大小楊哥雖偶有出鏡,但直播全程由其他主播撐場;APP則徹底弱化個人色彩,強調“自營品質”。
這種“IP品牌化”的轉型,既能規避主播“塌房”風險,又能將粉絲對“小楊哥”的情感投射轉移到品牌上。
不過,風險亦顯而易見:失去了“瘋狂小楊哥”的鮮明人設,三只羊能否在競爭白熱化的電商行業中殺出血路?
畢竟,隔壁的東方甄選就算目前失去了董宇輝,但前期已靠著董宇輝的文化帶貨異軍突起,并完成了自己的自營APP布局。
而“小楊臻選”目前的主打產品,仍是9.9元的垃圾袋和39元的潔面乳。
雖然,合肥市場監管局的通報顯示其“整改符合要求”,算是拿到了合規經營的通行證。
不過,這些努力能否抵消網友對三只羊和小楊哥“虛假宣傳”的記憶?
目前,互聯網上仍有不少網友留言:“不敢買,怕又是套路”“先觀望”。
或許,三只羊的真正挑戰才剛剛開始。
獨立APP的下載量、復播后的GMV(商品交易總額)、用戶復購率……
每一個數據都將決定這場翻身仗的成敗。
而更深層的命題是:當直播電商進入“后瘋狂時代”,僅靠低價和流量還能走多遠?
三只羊的“APP+視頻號”雙線實驗,某種程度上也是整個行業的縮影。
有人死守抖音快手,有人轉戰私域小程序,還有人像小楊哥一樣,試圖用自營品牌筑起護城河。
至于這條路能否走通,答案或許就藏在APP上線后第一個爆款商品的銷量里,藏在未來某場復播直播間的彈幕中,藏在消費者用錢包投票的每一次點擊下。
畢竟,商業世界從未相信過眼淚,只相信那些真正“用得起”的好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