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由中集來福士為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打造的全球新一代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P-80”平臺正式從中國煙臺出發,駛向新加坡Seatrium船廠,開始上部模塊集成和系統調試等工程。這艘全球產能最強、技術最先進的FPSO之一,未來將部署于巴西桑托斯盆地鹽下層的Búzios超深水油田。
這標志著P-80平臺建設邁入一個關鍵階段,也彰顯了中國高端海工制造的國際影響力。
從中國制造到全球部署
據介紹,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P80船體總長345.3米、寬60米,總重量超9萬噸,是目前國內船廠承接建造的最大FPSO之一,中集來福士負責船體、生活樓和部分模塊的設計建造工作。?針對巴西Buzios油田超深水環境,P80采用多點系泊系統及高強度材料,可穩定作業于2000米級水深海域,滿足鹽下層油田復雜開采需求。該裝置設計原油處理能力為每日22.5萬桶,是全球同類FPSO中產能最高、技術最先進的代表之一。除原油處理能力外,P80還配備日處理1200萬立方米天然氣的設施,儲油量達160萬桶,綜合性能位居全球FPSO前列,同時P80優先采用零常規燃燒、二氧化碳捕獲等低碳技術,符合全球海洋能源開發向綠色化轉型的趨勢。
本次駛離中國前往新加坡,標志著平臺建造進入最終集成和調試階段,預計將在2026年正式投產,并于2027年全面投運。
煙臺港的“極限引航”
此次離港作業不僅是工程上的重要節點,也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引航挑戰。
作為“海上油氣處理廠”,P-80擁有高達66.8米的上層建筑,吃水卻僅7.4米,形成“頭重腳輕”的極端結構,在受風面大、操控難度高的情況下,煙臺港引航站組織7名高級引航員、6艘大馬力拖輪組成引航團隊,在僅180米寬的航道中完成50度轉向、避讓密集養殖區、穿越多重狹窄水域的“海上繡花”。
整場引航作業持續近7小時,成為煙臺港史上無動力超大型海工裝備引航新紀錄。引航員李強形象地將此次操作比作“拿300多米的平臺在浪涌上繡中國結”,每一個動作都必須精準無誤。
多方協同、全程護航
為保障P-80安全離港,煙臺海事局提前部署,成立專項工作組,聯合港口、引航、漁業等多方單位,制定詳盡的出港方案,實地勘查通航環境,優化拖航路徑,并通過VTS、AIS、CCTV等系統進行全過程電子監控,同時安排海巡船現場護航。
煙臺港引航站也在出港前8天召開航前會議,精確把握氣象窗口,確保操作安全可靠。最終,在一聲汽笛中,P-80駛出芝罘灣港區,駛向浩瀚深藍。
綠色技術賦能未來能源
P-80不僅規模空前,更體現了全球海洋能源開發向綠色低碳轉型的趨勢。平臺配備了封閉式火炬系統,可有效減少氣體燃燒排放,提高氣體利用率;搭載甲烷檢測系統以防止泄漏,優先應用二氧化碳捕集等先進環保技術,全面對標國際最新環保標準。
這使P-80成為Petrobras新一代低碳平臺的標桿項目,助力其實現更高的生產效率與更低的碳足跡。
中國智造駛向世界
P-80的成功交付和遠航,是中國海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近年來,煙臺作為中國北方海工制造核心地帶,正加速打造“海洋強國”的制造基地。據統計,2017至2025年,煙臺港引航站已為900余艘特種船舶提供專業引航服務,覆蓋立項、建造、調試、交付等全周期。
正如煙臺港引航站站長于長俊所言:“我們就像把孩子送上人生旅程一樣,護送‘煙臺智造’走向世界。”
隨著P-80駛向遠方,也象征著中國制造、中國技術和中國智慧正加速融入全球能源供應鏈,助力全球能源轉型的未來航程。
【投稿】【提供線索】【轉載】請后臺留言或電郵投稿,主題格式為【投稿】+文章標題,發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郵箱。
聯系主編:陳洋1599851196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