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在線報道,歐盟一直強調,盡管歐盟對美國有商品貿易順差,但成員國進口了大量美國科技服務。數據稱,2023年,歐盟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為1566億歐元,但服務貿易逆差為1086億歐元。歐洲媒體注意到,隨著貿易戰一觸即發,馮德萊恩加強了與歐盟各國領導人的接觸,以確保形成反對白宮的統一戰線。但有分析稱,雖然歐盟各國一致認為必須對美國的關稅措施予以回應,但在具體反制措施和選擇反制產品等問題上仍存分歧。
馮德萊恩(資料圖)
美國即將公布對全球的“對等關稅”前夕,當地時間4月1日,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表示,歐盟有強有力的報復措施,必要時將反擊美國的關稅政策。馮德萊恩稱,歐洲沒有挑起與美國的關稅對峙,也不希望采取反制措施。但必要時,“我們準備好強有力的反制措施,而且會落實這些措施。”她表示歐洲手上“有很多張牌”,包括貿易、科技和歐盟的市場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馮德萊恩在講話中再次提出與美國合作,共同應對“產能過剩、失衡、不公平補貼、拒絕市場準入、知識產權盜竊”等問題。她說:“我聽到美國人說,有些人利用了這些規則。我同意。我們也深受其苦。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吧。”馮德萊恩雖未直接點名,但此處明顯針對中國,提議美歐合作向中國施壓。隨后,馮德萊恩向美國表態稱,歐盟將以“實力地位”(a position of strength)出發與美國談判,同時準備好對美國關稅堅決反制。
特朗普(資料圖)
面對美國 4 月 1 日生效的 25% 汽車關稅及 "對等關稅" 威脅,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的講話中展現了罕見的強硬態度。歐盟不僅計劃對美國科技企業實施精準報復,還通過 WTO 訴訟與 "反脅迫工具箱" 構建法律防線。然而,這種強硬背后暗藏玄機:歐盟在推遲鋼鋁關稅報復的同時,準備了一份包含降低關稅、擴大液化天然氣采購的 "妥協清單",試圖以對華立場的調整換取美國讓步。
據馮德萊恩所說,歐盟有強有力的報復計劃,必要時將會實施。然而就在外界都以為歐盟站起來的時候,又有聲稱傳出,歐盟想要跟美國談一談,因為在歐盟的眼里,美歐是不應該爆發“關稅戰”的,應該“一致對外”,共同應對“產能過剩、不公平補貼、拒絕市場準入和知識產權盜竊”等問題。馮德萊恩沒有點名,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她針對的明顯就是中國,而且還提議美歐攜手遏華。
據悉,特朗普上臺之后,已宣布對進口鋼鋁、汽車及其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更麻煩的是,特朗普可能宣布,將對全球“幾乎所有商品和許多國家”加征所謂的“對等關稅”,其對象自然也就包括歐盟。面對美國的“無差別”關稅戰爭,中國曾多次呼吁中歐加強協作,以共同應對美國的關稅沖擊和貿易保護主義,可謂首先伸出了橄欖枝,送牌給歐盟打,符合雙方的利益,但卻遭到了歐盟的無視。
貿易(資料圖)
歐盟寧愿為了取悅美國而犧牲與中國的關系,也不愿意和中國攜手應對美國?這是一種典型的“非我族類”的思維。美國再怎么說畢竟都是西方國家,基督教文化的一部分,同根同源,從歐盟的角度來看,歐美的關系就像是一家人,哪怕有矛盾也是“內部爭吵”;而中國呢?有著祖先崇拜的傳統,東方式的文化,筷子用得順手,說的也是漢語,不管是禮儀方面還是歷史背景,跟西方文明簡直就是南轅北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