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寧夏頻道
人民網銀川4月8日電 (記者梁宏鑫)在人工智能技術深刻影響教育生態變革的今天,如何讓教師隊伍率先擁抱變革、掌握AI技術賦能教學的核心能力,成為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命題之一。
日前,寧夏師范大學宣布DeepSeek-R1“滿血版”大語言模型已全面接入學校人工智能AI創新應用平臺——“寧師啟道”,通過本地化部署解決網絡擁堵問題,推動科研與教學的智能化變革。為了讓“寧師啟道”發揮更大作用,推動教學創新發展,寧夏師范大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心還將開展系列“AI賦能”專題實踐培訓,幫助師生了解并使用各類人工智能。
“寧師智雁”混合式教學平臺。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2023年以來,寧夏師范大學對教學環境進行全面再造,深度升級智慧教室體系,優化教學空間,致力于打造集先進數字技術、豐富學習資源與個性化教學服務于一體的新型教學環境。聯合華中師范大學,深度融合AI技術,基于大語言模型,開發“寧師智雁”智慧云端一體化混合式教學平臺。打通師生“課前-課中-課后”教學各環節,全流程再造課堂互動、教學研討、教學評價新場景,帶來“教”與“學”的系統性變革,打造數字化時代課堂教學新生態。
“我利用平臺的智能教學設計工具,為學生創設知識圖譜和資源池,有效地實現了備教融合、資源共享。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平臺的AI助手能夠巧妙地將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融入智慧教學的各個環節,不僅充分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還為教師提供了精準的教學反饋,成為教師優化教學策略、提升教學品質的得力助手,讓教學過程有‘智’更有‘質’。”寧夏師范大學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心教師高竹說。
寧夏師范大學教師高竹正在講授《大數據與云計算》課程。人民網記者 梁宏鑫攝
“作為一名大三學生,我主要依托寧師智雁平臺開展自主學習、作業提交以及交流討論等學習活動。”寧夏師范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李濤說,每周授課教師會發布詳細的學習任務清單,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指引,便于學生跟進學習進度。
“未來,寧夏師范大學將通過構建‘一基四用’的人工智能+X課程體系,AI賦能夯實學科基礎的同時推動跨學科融合應用,依托大模型技術打造人機協同的智能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系統開展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培訓工程,同步創新多元化評價體系,將數字能力納入核心素養評估維度。”寧夏師范大學學術副校長兼信息化建設與管理中心主任黃濤表示,構建數據驅動的教育治理新模式,通過課程重構、模式變革、師資培育和評價創新等系統性舉措,全面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為培養智能時代的新質人才提供支撐,加速教育數字化轉型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