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近日,在江蘇省興化市陳堡鎮蔣莊村,農民駕駛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實施雜草防治作業。 新華社發(周社根 攝)
“牛犢乘春放,兒童候暖耕。”清明節氣是冬歇過后農事活動全面展開的重要節點。清明假期前后,中國多地積極推進春耕春播生產,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中國經濟的強大韌勁與蓬勃活力也正蘊藏在這廣闊土地中。
一個更幸福的鄉村,讓更多人留戀。規劃提出,到2027年,農業強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到2035年,農業強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到本世紀中葉,農業強國全面建成。鄉村全面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現。具體來看,在這些宏觀目標之下,規劃還設定了許多讓廣大民眾能夠切身體會的目標,例如“農村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逐步實現出行、用水、如廁便利,穩步提升污水治理、診療服務、養老保障、鄉風文明、產業帶農水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等等。當前,這些目標也正在推進中,越來越多的美麗鄉村也吸引了更多游客的青睞。在剛剛過去的清明節假期,“時令采摘”“挖野菜”等鄉村體驗搜索熱度上漲,多地推出采茶、炒茶等農文旅融合項目。一個更加美好的鄉村,展現著中國的發展智慧。
一個更暢通的鄉村,讓更多人追夢。規劃提出,健全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鼓勵大型電商平臺、物流、商貿等主體下沉農村,發展農村電商服務網點。當前,拼多多進一步加碼對農副產品的扶持力度,啟動“多多好特產”等專項行動,深入農特產區,發揮平臺的數字化優勢,幫扶全國“土特產”觸網大循環,提升土特產的品牌知名度與溢價能力、推動產業良性發展,同時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為鄉村振興助力。近日,拼多多“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商保會”)宣布,平臺將推出重磅惠商計劃——“千億扶持”,未來三年內擬投入資金、流量等資源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加碼高質量電商生態建設,助推平臺商家新質轉型升級,全力構建用戶、商家及平臺多方共贏的商業生態。廣西融安縣一位金桔商家估算,平臺全面放開商家售后申訴權限后,每月預計可增收數萬元。在相關平臺上,上線“春菜套餐”的餐飲商戶數同比增長約470%。春耕熱火朝天,春菜產銷兩旺,通過“菜籃子”“果籃子”,看見中國經濟的活力。
一個更“智慧”的鄉村,讓更多人受益。規劃中,“科技”一詞出現了17次,建設農業強國,科技的力量無法忽視。當前,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2%,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截至2024年底,北斗終端設備應用超過220萬臺(套),全國農機保有量已超過2億臺(套),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4%。如今,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迅速發展,小型農機具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今年春耕,不少地方都用上了農業“黑科技”,山東今年推廣了高效節水智慧農業水肥一體化綠色春耕系統,進一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在浙江,當地通過采用智能協同的四軸機械臂作業,效率從一般流水線的每小時1600盤提升到每小時2200盤;在江西,196萬畝早稻開始播栽,無人植保機在北斗導航的指引下進行早稻飛播,兩分鐘就可以完成一畝地的精準播種……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進農業強國建設,中國正在取得更多新的成績。中國的技術還惠及世界多國,在非洲,從雜交水稻到菌草技術,從精準耕作到跨境電商,中國農業技術為當地民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規劃長遠,重在落實。在春天進行播種,讓奮斗從這里啟航,一個碩果累累的秋天就要到來。(海外網評論員)
海外網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