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花街鎮金湖村連枝自然村依偎在大寒山腳下,毗鄰龍潭里水庫。這個村莊歷史悠久,據考證,最早可追溯北宋之前,至今已有千年歷史。村內有六棵古老的香樟樹,其中一棵樹的樹枝分而復合,連枝同本,村莊因此得名。
如今,連枝村的這片古樹群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成為了村民精神上的寄托。村民對這些古樟有著深厚的感情,它們承載著一代代人的回憶,也在歲月流轉中見證著村莊的發展和變遷。
近千年的古樹“身世”眾說紛紜
由于年代久遠,這六棵古樟究竟是誰種下的,已無人知曉。關于它們的來歷,村民眾說紛紜。92歲的胡明書老人說,據老一輩人口口相傳并最廣為流傳、普遍接受的說法是,這些古樟是祖先為了防風固沙、庇佑子孫而栽種的。
連枝村地處低洼,北面群山環抱,山間的龍潭里水庫終年蓄水,帶來了充沛的水源,但也給村莊帶來了另一種挑戰——強勁的風勢。尤其是在過去,村里的房屋多為瓦房,屋頂的瓦片常常被大風吹落。為了抵御強風,先人選擇在村里種植香樟樹,希望這些樹木能夠在未來成長為堅固的屏障,保護村莊免受風害。
據胡明書回憶,他小時候,每當夏天,總會和村里的孩子們跑到古樟樹下玩耍。大人們則坐在樹蔭下乘涼,即便是鄰村的老人,也常常特意來到這片古樹下,享受片刻清涼。這些古樟不僅為村莊提供了庇護,也成為了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樹名木文化公園成村莊新地標
如今,這片古樹群中,年紀最大的香樟樹已有820多歲,依然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片珍貴的自然資源,村里專門修建了香樟古樹文化公園。公園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其中五棵古樟樹屹立其中,均被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樹木,成為村莊歷史文化的重要象征。2023年初,該公園被浙江省林業局認定為第一批浙江省古樹名木文化公園。
值得一提的是,在修建公園的過程中,村民們特意保留了古樟樹的自然生長狀態,沒有破壞地形。金湖村監委主任胡振加介紹說,公園內的地勢是高低起伏的,這種設計并非偶然,而是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古樟樹。如果強行將公園地面全部鋪平,可能會影響古樹的根系生長。因此,村里采用了階梯式的設計,使公園與古樟群能夠和諧共存。
古樟樹成為村民精神寄托
連枝村的古樟不僅僅是一種自然景觀,還承載著一代又一代村民的情感記憶。對于年長的村民而言,這些香樟樹是童年時的玩耍場所,是夏日里納涼的庇護所,是無數次家長里短的見證者。
如今,村里的年輕人雖然外出打拼,但每當他們回到家鄉,依然會到古樟樹下坐一坐,聽聽長輩講述往昔歲月,感受這片土地的溫暖。村民陳康海說,自己年紀大了,回到村里看到這些古樟,記憶頓時變得格外親切,仿佛那些年少時的場景又浮現在眼前。因為這份情感,他甚至把自己的微信昵稱改成了“古樟園”,希望這些古樹能一直陪伴自己、陪伴村民、陪伴整個家園。
近千年的古樟見證了村莊的變遷,承載著歷代村民的記憶與情感。在歷史的長河中,古樹不僅是自然界的奇跡,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見證。村民們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這片古樟樹林,而這些蒼翠的樹木,也在默默地見證著村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