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濤激蕩協奏強音,尼爾基湖鋪展振興新圖。在東西部協作戰略縱深推進的第八個年頭,北京市石景山區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以下簡稱“莫旗”)攜手繪就新時代共富畫卷。八載春秋,石景山區“首都智庫+市場活水”雙輪驅動,累計為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投入幫扶資金3.72億元、實施項目276個,助推該旗全方位發展。這場跨越千余公里的“雙向賦能”,正以“石莫方案”描繪區域協作的新藍圖。
因地制宜解難題
走進位于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境內的呼倫貝爾大紅門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們在各自工位上忙碌著。在先進的屠宰機械加持下,很快完成了從一頭豬進入屠宰車間到流水線終端完成分割的全過程。該公司在帶動當地生豬養殖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富余勞動力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機會。2024年,該公司屠宰生豬22.41萬頭,實現營業收入4.61億元。
企業與地方實現雙贏的背后是石景山區及多方共同努力取得的成果——2020年,在北京市支援合作辦指導協調下,石景山區幫助該旗成功引進肉類食品行業龍頭國企北京二商大紅門肉類食品集團,由企業投資1000萬元,京蒙幫扶資金投入2000萬元,成立呼倫貝爾大紅門肉類食品有限公司,項目于2020年5月開工建設,2021年1月正式投產運營。截至今年2月,企業累計屠宰生豬達108萬頭,累計產值21億元,實現了“盤活一處億元資產,發展一方生豬產業,帶動一批農民就業”的目標,實現當地規模屠宰企業零的突破。
圍繞盤活的生豬屠宰基地項目,北京市支援合作辦、石景山區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共同謀劃、全力推進飼料加工、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冷鏈倉儲、物流銷售等上下游產業發展,全力打造一條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條。2022年至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區聯動投入3365.6萬元建設高標準生豬生態養殖示范基地,2024年促成示范基地引種投產運營,共引進育種豬6700余頭,預計年出欄生豬7.5萬頭,可提供140個崗位,間接受益1000余人。同時,對接“大市場”,延伸產業消費鏈條。2020年以來,北京市、石景山區累計投入600萬元,用于發放運輸補貼推進消費幫扶,推動肉類產品拓展銷售渠道,2021年以來幫助該旗銷售優質農副產品突破30億元,其中大紅門豬肉銷售額達到21億元。
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素有“大豆之鄉”的美譽,石景山區圍繞助力該旗做大做強大豆特色產業,成功引入北京龍頭企業吉奧農業(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編制該旗大豆產業發展規劃,2024年建設豆類精選加工廠,年篩選優質大豆2萬噸、產值9200萬元,與北京芽苗菜企業形成供銷聯動。2025年謀劃使用京蒙資金3000萬元實施百萬噸大豆食品粕加工項目,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提升大豆加工量18萬噸,帶動就業100人,其中脫貧人口15人,項目所在地農戶1091戶均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人才匯聚增能量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教育和醫療是關乎百姓民生福祉的大事,自2018年起,該旗向北京市石景山區派出跟崗學習教師202人,通過跟崗學習,在“大單元(整體)教學”、跨學科融合教育、三級工作坊培養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在旗內全面鋪開。同時,石景山區教委派出57名支教教師,他們在常規教學、學科建設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支教教師開設校本課程《體育舞蹈——舞獅》,填補了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學科空白……通過雙方資源的深度整合與高效利用,為該旗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從而使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教育領域走出了一條從“輸血”到“造血”、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可持續人才培育之路。
2018年以來,石景山區先后選派55名醫療專家來到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開展駐點幫扶,開展診療7216人次、帶教查房324次、手術652例、示教手術317例,業務培訓247次,會診572次。石景山區醫療專家在開展帶教等工作的同時,幫助當地開拓醫療新技術、新項目,推進重點學科發展和建設。近年來,骨科、康復科、外科、婦科、內科等科室共開展新技術40項,開展中醫推拿、磁共振增強掃描、口腔種植門診、疼痛門診新業務4項,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大幅提升了醫療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多的“專家級”服務。
2023年8月,該旗人民醫院與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建立結對關系,建立了醫療美容科和整形外科,截至目前,科室已接診患者1305人,被內蒙古自治區衛健委確定為出生缺陷救助項目實施單位。家住黑龍江省嫩江市的劉某某,患有先天性唇腭裂,2024年11月在該旗人民醫院進行了手術。她的母親說:“開始我們決定去上海進行手術,聽朋友說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人民醫院就能手術,于是我退了車票帶著孩子就來了。李海東博士給出了治療方案,做這個手術外面不會有任何刀口,我特別認可。術后也沒讓我們失望,現在我女兒恢復得特別好,太感謝李博士了。”
牽線搭橋穩就業
石景山區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結對至今,兩地始終堅持高位會商、高頻對接,歷任黨政主要領導互訪對接14次,各領域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近日,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就業服務的工作人員抵達石景山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就“2025京蒙協作”長期合作框架展開洽談。此次洽談聚焦勞務輸出、品牌共建及區域協作,旨在通過打造特色勞務品牌,推動民族地區勞動力高質量進京就業,為京蒙兩地經濟社會協同發展注入新動能。雙方將以通過階段性互訪、技能培訓共建、定向崗位輸送等機制,推動勞務協作長效化。為提升務工人員競爭力,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就業服務中心將聯合北京職業培訓機構,開設定制化家政服務課程,涵蓋育嬰、養老護理、高端家政等熱門領域。石景山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我們期待通過品牌化運營,幫助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勞動者在京站穩腳跟,形成‘技能提升—穩定就業—返鄉創業’的良性循環。”
京蒙一家親,就業促增收。在京蒙協作政策推動下,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與北京市石景山區不斷深化合作交流,組織招聘會、舉辦培訓班,選派技工院校和培訓機構教師北京跟崗培訓外,2024年,北京愛儂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區安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與莫旗五家培訓機構簽訂了京蒙協作家政服務類校企合作協議,讓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的勞動者掌握了就業技能,為在北京實現高質量就業奠定了基礎。
八載協作路,一曲奮進歌。石景山區與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攜手書寫邊疆振興答卷,下一步,將繼續加大京蒙協作六個“倍增計劃”工作力度,聚焦“四項行動”,重點支持產業協作、消費幫扶、勞務協作、干部人才培訓、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提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等方面發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基礎,譜寫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現代化發展新篇章。(李金梅、郭萍)
來源: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