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俄美烏三方圍繞烏克蘭戰爭的談判正滑向破裂邊緣,特朗普自上臺以來大吹大擂的外交“神技”如今成了國際笑柄。 他近期罕見對俄羅斯發出警告,揚言對俄石油出口實施二級關稅,并威脅切斷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與美國的貿易往來,包括中國和印度這樣的大買家。 然而,這張“關稅牌”非但未能扭轉局勢,反而暴露了美國外交的混亂與無力。 與此同時,美烏之間的礦產協議談判也徹底崩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斷然拒絕簽字,讓特朗普的“交易藝術”再遭重擊。 俄美烏談判偏離軌道,后續局勢將如何演變?答案或許比特朗普的牛皮還要離奇。
特朗普曾信誓旦旦要在俄烏沖突中扮演“和平締造者”,但現實卻狠狠打臉。他抱怨俄羅斯拖延全面停火談判,并威脅對俄實施能源制裁,試圖通過經濟杠桿迫使普京就范。然而,2024年美國與中國的商品貿易總額高達5824億美元,與印度的雙邊貿易額也達1197.1億美元,特朗普若真對這兩個俄油大買家揮舞關稅大棒,后果可能是自斷臂膀——美國經濟恐慌加劇,股市動蕩加重,而俄羅斯未必會屈服。普京不僅不為所動,還在軍事上加碼,俄軍從庫爾斯克到頓涅茨克、扎波羅熱,甚至覬覦敖德薩,擺出“以戰促談”的架勢。
與此同時,特朗普試圖將烏克蘭的責任甩給歐洲,轉而聚焦中東和太平洋。然而,歐洲內部對是否接盤烏克蘭分歧嚴重。英法提出向烏克蘭派遣空軍和海軍的設想,但面對俄羅斯的強大防空系統和黑海威脅,這一計劃風險極高,且波蘭等關鍵國家態度冷淡。特朗普的如意算盤——讓歐洲填補美國撤出的空白——看似遙不可及。
戰場上,烏克蘭軍隊被CNN形容為“處于劣勢”,在多個地區苦守陣地,唯獨在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地區取得局部進展。烏軍襲擊別爾哥羅德,試圖牽制俄軍并為可能的“以地換地”談判爭取籌碼,甚至一度覬覦庫爾斯克核電站以反制俄對烏能源設施的打擊。然而,俄軍迅速反撲,烏軍在庫爾斯克幾乎全線撤退,俄軍甚至越境進入烏克蘭蘇梅地區。別爾哥羅德戰局雖未定,但烏克蘭的突擊能否持久,仍是未知數。
俄羅斯則在談判前全力鞏固軍事優勢。普京明確目標:占領第聶伯河以東地區,將烏克蘭政府轉變為親俄政權,并將北約徹底擠出烏克蘭。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制裁威脅顯得蒼白無力——俄羅斯經濟雖受損,但遠未到崩潰邊緣,而其軍事機器仍在高效運轉。
華盛頓如今面臨艱難抉擇。若談判徹底破裂,特朗普政府是繼續對俄施壓,還是徹底撒手,將烏克蘭交給歐洲?制裁或許能給俄羅斯添堵,但改變不了戰場態勢,反而可能拖累美國自身經濟。至于歐洲,英法若真在烏克蘭西部部署力量,不僅需要波蘭支持,還得面對俄羅斯的反擊風險——從攻擊集結區到威脅北約邊境國家,普京絕不會手軟。歐洲缺乏足夠兵力和武器儲備,所謂的“安全保證”更像是一場豪賭。
更令人擔憂的是,美國外交重心已轉向遏制中國。若五角大樓計劃屬實,華盛頓可能寧愿犧牲烏克蘭,也不愿在俄烏問題上耗費更多資源。特朗普曾夢想與俄羅斯達成大交易以孤立中國,如今看來,這不過是又一個破滅的牛皮。
俄美烏談判的破裂讓中東歐局勢更加撲朔迷離。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若落實,可能引發全球能源市場動蕩,卻未必能逼普京低頭;烏克蘭若失守東部,基輔政權岌岌可危;歐洲若貿然介入,可能點燃更大沖突。唯一確定的,是特朗普自詡的外交天才已成笑話。后續發展,或許取決于普京的耐心、歐洲的決心,以及華盛頓能否從外交迷霧中找到出路。但就目前來看,這場博弈的贏家,恐怕不是那位愛吹牛的美國總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