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凱 北京報道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與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引領著汽車產業的新一輪變革。在這股不可阻擋的浪潮中,汽車產銷數據持續攀升,各大車企紛紛加大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產品,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3月份有超過40款新車集中亮相,涵蓋了轎車、SUV、MPV等多個細分市場。與此同時,政府層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大,一系列“真金白銀”的補貼措施與稅收優惠政策的出臺,加之車企官方主動降價促銷,進一步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使得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多家車企銷量飄紅。
然而,在這繁華景象的背后,卻隱藏著汽車經銷商與車企們不為人知的焦灼與無奈。盡管市場整體向好,但經銷商們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在近期知名經銷商集團發布的年報中,凈利潤無一例外地出現了下滑,新車銷售業務虧損嚴重,虧損程度從“中虧”到“特大虧”不等。
負毛利賣車
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變革。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突破40%。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4%和35.5%。然而,傳統燃油車市場加速萎縮,豪華車銷量大幅下滑,導致4S店庫存積壓、價格倒掛,經銷商深陷虧損泥潭。在記者統計的4S集團中,美東、正通、百得利、新豐泰的新車營收下滑均超20%,部分集團毛利率甚至跌至負值。這意味著,在新能源市場高歌猛進的同時,燃油車經銷商不得不面對“賣一輛虧一輛”的困境。
以美東汽車為例,其代理的保時捷、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新車毛利率跌至-6.2%,全年虧損同比擴大1548%。中升控股(奔馳、寶馬等品牌主力經銷商)盡管銷量僅下滑3.2%,但新車收入縮水10.6%,毛利為-32.08億元,這主要由于價格戰加劇及新能源品牌對傳統客戶的爭奪。相比之下,新能源業務占比較高的永達汽車表現稍好,其毛利微增0.19個百分點,但仍面臨盈利壓力。
汽車分析師王坤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燃油車經銷商陷入困境主要是由于新能源品牌銷量日益增高,特斯拉、比亞迪、理想等品牌持續擠壓傳統燃油車份額,豪華車客戶流失嚴重。同時,價格戰也進入白熱化階段,燃油車終端折扣不斷加大,部分車型售價甚至低于進貨價,導致‘價格倒掛’。”
二手車市場同樣呈現分化趨勢。中升集團通過高周轉策略,2024年二手車交易量同比增長37.9%,收入增長7.3%,而永達汽車則因部分燃油車價格崩盤,交易量下滑19.4%。
拓展新能源網點
在業內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25年國內銷量有望達1500萬輛,滲透率超過55%。而面對傳統燃油車市場增長持續放緩,頭部經銷商集團也紛紛開啟戰略轉型,重點圍繞新能源渠道布局構建第二增長曲線。
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中升控股的轉型歷程極具代表性。2023年,中升控股對新能源汽車業務還秉持著相對“保守”的態度,將戰略重心放在鞏固傳統豪華車業務上,明確表示“核心任務是加深在中心城市的業務布局密度,進一步鞏固現有的豪華和高端品牌客戶群體”。
然而,隨著新能源品牌的迅速崛起,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升控股迅速作出戰略調整。2024年,中升控股開啟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品牌架構調整,與賽力斯就AITO品牌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果斷關停部分燃油車4S店,將其改建為華為智選店。
截至2024年底,中升控股已在全國范圍內布局了37家AITO門店(其中4家尚在籌備建設中),并成功占據4個城市的獨家授權資格。
除了中升控股,永達汽車、和諧汽車、新豐泰等也在新能源汽車業務布局上表現得十分積極。
永達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起步較早,早在2017年便已開展新能源汽車銷售服務業務,2021年更是成為首批華為智選車經銷商中的一員,2023年進一步加快了新能源業務的布局節奏。
截至2024年,永達汽車已與鴻蒙智行、蔚來、小鵬、小米、極氪等多個頭部新能源品牌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在新能源業務的發展戰略上,永達汽車有著清晰的規劃,致力于打造“全生態服務”模式,其業務范疇不僅局限于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還廣泛涵蓋綜合售后鈑噴、充換電體系、電池及儲能業務、新能源二手車等多個領域,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新能源汽車服務生態鏈。
在2024年財報中,永達汽車表示,未來將著力打造新能源和傳統豪華兩大業務陣營,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內頭部汽車品牌經銷商的地位。預計到2026年,新能源汽車將占集團總體新車銷量的50%。同時,新開2家寶馬4S店的舉措,也體現了永達汽車聚焦豪華車市場的戰略意圖,計劃將代理的傳統豪華品牌聚焦于保時捷和寶馬,并設定了到2026年實現占集團新車銷量40%的目標。
和諧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則聚焦于比亞迪品牌,2024年斥資1.5億港元收購聯大汽車香港比亞迪店面資產,實現了比亞迪香港乘用車經銷業務的統一運營,進一步強化了其在比亞迪品牌銷售與服務領域的優勢地位。
新豐泰則將重點放在了西北地區新能源網絡建設上,成功獲得方程豹、騰勢、問界等多個品牌的授權。截至2024年底,已獲得蘭州、銀川、渭南三地騰勢品牌授權,西安兩店和延安的方程豹品牌授權,以及蘭州地區問界品牌授權。
對于未來發展,新豐泰表示,將繼續加強與比亞迪、問界等頭部新能源品牌的合作,積極加速新能源品牌網點的建設與落成。
售后成利潤支柱
在持續虧損的大環境下,除了轉型,發展售后業務也是4S集團保住利潤的重點。在已統計的7家4S集團中,中升與美東的售后產值顯著增長,永達、正通等5家集團出現小幅波動,僅新豐泰的售后產值出現相對明顯的下滑。王坤表示:“在當下新車銷售利潤持續承壓、不斷下滑的行業大背景下,售后業務憑借其穩定的現金流與較高的利潤空間,已然成為4S店苦苦堅守的最后一塊利潤堡壘。然而,這塊陣地的穩固與否,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取決于各家汽車經銷集團在運營管理方面的精細化程度、資源調配的高效性,以及在客戶黏性打造上的用心程度與創新能力。唯有不斷提升運營能力,增強客戶對品牌的認同感與忠誠度,4S店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守住售后業務這一關鍵利潤點,實現可持續發展。”
以中升集團為例,其2024年售后服務收入逆勢增長9.6%至220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達10.8%,貢獻了集團近40%的毛利。具體來看,中升的成功秘訣主要體現在兩個個方面:
首先,完善的會員體系提升了客戶粘性。中升通過“中升GO”會員系統觸達1600萬客戶,62%的活躍用戶產生衍生消費(如洗車、貼膜),帶動入場臺次增長7.8%。
其次,事故車維修與續保業務持續優化。中升全年處理事故車維修超241萬單,續保業務同比增長20.7%。永達則通過附加險提升毛利至40.45%。
然而,售后業務并非萬能解藥。美東售后收入占比達20%,但對集團利潤貢獻仍杯水車薪。中小經銷商更因客戶流失、成本高企陷入萎縮,6家集團售后收入同比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正在改變售后市場格局。新能源車維修頻次較傳統燃油車降低約30%,這對依賴常規保養的4S店形成新的挑戰。某新能源品牌售后負責人透露:“我們正在嘗試將售后服務從‘以修為主’轉向‘以養為主’,同時拓展車聯網、軟件升級等新的盈利點。”
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4S店的轉型之路依然充滿挑戰。王坤建議:“經銷商需要重新定位售后業務,從被動維修轉向主動服務,同時加強數字化能力建設。只有真正以客戶為中心,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可見隨著汽車市場持續變革,售后業務的創新與轉型也將成為決定經銷商生存發展的關鍵因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