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芋圓
來源|貝多財經
近日,維信金科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維信金科”,HK:02003)公布2024年度業績公告,宣布全年凈利潤“逆勢增長”。
然而,這份光鮮財報背后,是維信金科2024上半年利潤規模大縮水與全年盈利上漲的魔幻劇本,更是合規承諾與暴力催收的現實撕裂。
這家以 “科技賦能” 為標簽的金融科技公司,曾兩次抓住金融服務風口成功實現轉型,但目前似乎正陷入一場精心設計的 “雙面游戲”,一邊用 AI 概念掩蓋風險敞口,以輕資本模式規避監管重錘,一邊卻在用戶投訴中暴露出商業模式的致命缺陷。
一、站在時代風口,把握科技機遇
2025年3月25日,維信金科發布2024年度業績公告,公告顯示該公司全年業績一掃2024年中期報告陰霾,全面實現逆勢上漲。2024年,維信金科實現總收入39.30億元,同比上漲10.1%;實現凈利潤4.78億元,同比上漲5.3%。
截自維信金科2024年度業績公告
據維信金科介紹,2024年下半年,該公司與國內領先的金融科技平臺達成合作。并且同期,針對全鏈條斷點,重構了新客戶的營運版圖,設計了差異化的新客戶互動方式、觸達手段及策略。
此外,維信金科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推出的AI大模型“金烏大模型”,借助專業建模領域的AI技術,完成了對維信金科核心風險控制系統“蜂鳥”的進一步迭代升級。通過這些措施,維信金科實現了獲客及新客戶營運的閉環管理,進一步提高了新客戶的營運效率。
這已經不是維信金科第一次運用科技推動服務管理了,2006年,維信金科就以“讓金融服務觸手可及”為使命啟航,通過與外貿信托合作,首創“擔保+信托”模式,為個人消費信貸提供風險緩釋方案,成功突破傳統金融機構服務盲區,完成了第一次信貸拓荒。
2008年,維信金科自主研發的VBS1.0業務系統上線,標志著公司向數字化轉型邁出關鍵一步。到2014年,維信金科已在上海、青島等地設立多家小貸公司,形成全國化布局雛形。2015年,隨著互聯網金融浪潮迭起,維信金科也隨之進入戰略轉型期。
在這一時期,維信金科敏銳捕捉到信用卡代償市場的爆發潛力,推出首款智能金融產品 “卡卡貸”。該軟件憑借“1分鐘授信、當天放款” 的極致體驗,迅速在市場突圍,并在2016年斬獲上海金融創新成果獎二等獎。
隨后,“豆豆錢”、“星星錢袋” 等消費信貸產品相繼上線,為維信金科構建起了多元化線上產品矩陣。但自從維信金科2018年掛牌港股后,其業績表現卻一言難盡,2017年至2024年7年間,有三年凈利潤虧損過億,多次出現凈利潤下滑。
2017年至2024年,維信金科分別實現凈利潤-10.03億元、-10.27億元、0.65億元、-8.70億元、11.79億元、5.33億元、4.54億元、4.78億元,同比變幅分別為-2.37%、106.3%、-1441.98%、235.61%、-54.8%、–14.8%、5.3%。
截自維信金科2022年年報
二、業績過山車,起伏不定下的生死時速
凈利潤過山車一樣起伏不定的原因或許從2024年中期報告和年度業績公告中能夠窺見一二。2024年上半年,維信金科實現營業收入17.38億元,同比下降9.3%;實現凈利潤1.20億元,同比減少60.2%。
截自維信金科2024年中期報
其中,利息收入10.68億元,同比增加38.00%,漲勢顯著。而總收入的下滑主要是由于貸款撮合服務費和其他收入的減少所致。2024年上半年,維信金科的貸款撮合后服務費為9.40億元,同比減少15.00%;其他收入虧損0.76億元,同比減少135.66%。
而維信金科之所以能夠在2024年下半年發力,扭轉盈利頹勢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增長的同時又有其他收入猛漲的加持。
據2024年業績公告,2024年,維信金科利息及類似收入19.68億元,同比增長33.2%;實現其他收入3.57億元,同比上漲99.8%。對此,維信金科解釋其原因主要在于會員費增加,以及第三方平臺的導流費增加所致。
據2024年業績公告,2024年,維信金科實現會員費、導流費及其他服務費2.26億元,同比上漲110.80%;而除了會員費和導流費的增幅較大,政府補助對該公司其他收入的增長同樣貢獻不小,2024年,維信金科受到政府補助0.67億元,同比上漲426.04%。
截自維信金科2024年度業績公告
但在利息收入和會員費上漲的同時,維信金科的貸款規模卻在收窄。
截至2024年末,維信金科貸款實現量總計557.53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25.91%;客戶貸款減少4.2%至62.47億元,據其解釋主要是由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在內地的信托貸款及直接貸款實現量減少11.4%至59.37億元。
合約資產較2023年末的4.65億元減少11.6%至2024年末的4.12億元,主要是由于2024年年內信用增級與純撮合模式貸款實現量較2023年同期的631.49億元減少31.9%至430.29億元。此外,截至2024年末,復貸借款人占貸款總額的85.9%。
看起來維信金科獲取新客的情況并不如其所描述的那么樂觀,在貸款規模收窄的同時,利息收入和會員費卻在高速增長,不免讓人質疑這種以高利息和會員費維持公司盈利的方式又能持續多久呢,據2024年業績公告,客戶貸款的應付利率最高可達年化35.9%。
此外,關于貸款的數據在維信金科公布的2024年業績公告中也存在疑云。據2024年業績公告,截至2024年末,維信金科前五大借款人的未償還本金總額為998,254元,占該公司貸款總余額的0.004%,據此推算其貸款余額應為249.56億元。
但隨后,維信金科公布截至2024年末其最大借款人的未償還本金為200,500元,約占該公司貸款總余額的0.001%,據此推算其貸款余額又該是200.50億元。這與上述貸款余額相差將近50億元,其中差異還需要維信金科做進一步解釋。
截自維信金科2024年度業績公告
獲客難度的提升與維信金科提供的服務質量不無關系。截至2025年3月28日,維信金科在黑貓投訴平臺的相關投訴共有3.98萬條,旗下豆豆錢的相關投訴有2.63萬條,卡卡貸的相關投訴有7806條,多數投訴都與暴力催收有關。
三、“自動填寫”借款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在維信金科旗下助貸平臺豆豆錢的用戶也反映該軟件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
筆者在體驗時發現,在豆豆錢的借款界面自動顯示本次借款用于健康醫療,并且承諾年化綜合成本不超35.98%,但是非會員用戶借款80000元后,根據軟件給出的還款計劃并通過IRR算出其年利率實際為36.32%,遠高于其所承諾的最高利率,更超出司法保護上限。
截自豆豆錢app
而在維信金科的另一款軟件卡卡貸中借款6500元,通過IRR計算其還款計劃得出的年化利率也高達35.39%。
截自卡卡貸
維信金科2024年的成績單雖然令人欣慰,但該公司的核心矛盾并未真正解決。當監管利劍高懸、市場競爭白熱化、用戶權益意識覺醒的三重壓力疊加,其 “走鋼絲” 式的平衡游戲又能持續多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