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始終踐行“就業是最大民生”的服務宗旨,以做好零工服務為切入點,探索建設零工市場、零工驛站、零工之家,通過線上線下加“縣-鄉-村”三級網絡布局相結合,幫助求職人員實現高效就業。滄源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通過零工市場與幫扶車間雙線發力,筑起黨群連心橋,在服務群眾中連出了廣度、連出了深度,更連出了溫度,真正將黨的惠民政策轉化為群眾可感可及的幸福。
春節剛過,滄源佤族自治縣的零工市場就迎來供需高峰,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著力打造零工市場,通過“線上+線下”雙軌服務,為求職者和用工單位架起了一座高效靈活便捷的“就業橋梁”。線上,抖音、快手、視頻號等實現雇主發單、零工接單的“網約式”匹配;線下,工作人員主動對接急聘崗位,提升人崗適配度,平臺累計服務超1800人,幫助零工群體實現“家門口”靈活就業,筑起群眾就業“安全網”,開啟群眾增收致富路。
“零工市場”架起“就業橋梁”
企業崗位信息庫和零工求職人員信息庫 “兩庫一平臺”精準匹配?!翱h-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全面覆蓋,縣級“零工市場”統籌政策、調度資源,搭建綜合服務平臺;鄉級“零工驛站”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提供維權咨詢、即時招聘;村級“零工之家”扎根村社,打通就業服務“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縣已建成縣級零工市場1個、鄉級零工驛站10個、村級零工之家95個。自零工市場投入運營以來,已服務企業302家,提供零工崗位數2851個,服務零工人數3389余人,實現就業348人。
線上,“佤山人社”“臨滄就業工作站”“臨翔宏華人力”微信公眾號,云南宏華人力抖音、快手、視頻號,云南宏華人力公司官網等線上平臺同步發力,結合2025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攻堅行動”滄源專場直播帶崗,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務,線上招聘會織密靈活就業“安全網”。
“填寫信息后,我們會第一時間聯系您!”線下,在滄源縣人社局的服務大廳,記者看到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求職者只需簡單登記,便能獲得崗位推薦、技能培訓、權益維護等一站式服務。就業服務人員積極向求職者和企業宣傳滄源的就業創業政策,幫助他們了解和利用政策資源,擴大政策的知曉率和覆蓋面,促進勞動者就近就業創業。
“零工市場以信息化平臺為支撐,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方式,為供求雙方提供信息對接、就業咨詢、勞務對接、技能培訓、權益維護和糾紛調處等服務,暢通靈活就業渠道?!睖嬖纯h人社局副局長楊章強表示。
“馬路零工”轉向“市場接單”
“我們可以在這里休息、找活,再不用在馬路邊風吹日曬!”務工人員肖仕昌在零工市場找到工作后激動地說,從之前風吹日曬在路邊攬活兒、靠運氣找活兒的“馬路零工”模式,轉變為在零工市場內等活接活模式深受工友們的贊許。發出同樣感慨的還有來自用工方的聲音。滄源縣文旅公司負責人田國榮:“用工需求一發布,零工市場立刻幫我們精準招工,解了燃眉之急?!?/p>
近年來,滄源縣人社局緊扣中央和省、市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決策部署,著力打造零工市場,開辟家門口就業增收新路徑,不斷推動轉變,為零工就業人員和用人企業架起了雙向選擇的橋梁,滿足用工主體和零工人員多元化就業需求,讓零工就業人員就業有門路、服務有平臺、權益有保障。
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結合市場需求,深入轄區內收集企業用工信息、摸清有就近就地就業意愿及提升職業技能需求的零工求職人員底數,專人負責分類登記,建立企業崗位信息庫和零工求職人員信息庫。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采集、動態更新、高效匹配,助力零工市場“即時快招”服務模式。
“外出漂泊”轉站“歸鄉筑夢”
“巖明發燒了,輸了3天液,現在還沒有好轉?!?014年的冬天,遠在江蘇打工的楊芳接到了在家帶娃的婆婆來電,電話那頭的楊芳心急如焚,想娃想家的淚水瞬間流出眼眶。一邊是賺錢養家糊口,一邊是照顧一老一小,“兩難選擇”一時間成了楊芳的心病,正在分揀辣椒的楊芳向記者回憶了當年在外打工的心酸。
去年,楊芳在滄源生了二寶,家里添了一口人,生活的重擔只能由丈夫高勇一個人承擔。轉機來自班洪鄉章烈村的辣椒幫扶車間——如今,她和丈夫成了家門口幫扶車間的“夫妻檔”,月收入合計七八千元,“夠家用,還能照顧老人和娃娃,這才是踏實日子!” 找到了兼顧家庭與收入平衡點的楊芳開心地說。
裝箱分揀標準、擺框順序、上稱重量,紅艷艷的辣椒在工人手中快速分揀裝箱。辣椒分揀車間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或按時付薪、或按件付薪,為求職者提供“彈性工作+家庭兼顧”的靈活選擇。全縣14個幫扶車間已吸納757人就業,其中,脫貧勞動力264人。
無獨有偶,從打工仔到主管,是幫扶車間點亮了李紅明的人生。在滄源縣海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幫扶車間,記者看到,李紅明正指導工人分揀辣椒。他曾在外漂泊兩年,如今,他已成長為車間主管,帶動農戶發展訂單辣椒產業?!耙郧跋爰抑荒艽螂娫?,現在在家門口上班,很有幸福感和成就感。”他感慨道。李紅明還說,公司最繁忙的采摘季可為村民提供700多個崗位,年產值2000多萬元。
“翁丁村民”秒變“公司員工”
“零工市場”和“幫扶車間”的雙向加持,悄然改變著群眾的生活軌跡,農村婦女秒變“產業工人”,佤山漢子秒變 “公司員工”,傳統農民成長為現代管理者。滄源縣通過鄉鎮、村集體的小微企業和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吸納脫貧勞動力就業,帶動群眾從事農業生產、種植、加工、旅游服務等工作。
在翁丁村,村民們農忙時下田下地干活,農閑時當導游、當觀光車駕駛員、表演民族歌舞,“村民”秒變“員工”。在翁丁景區,村民李明軍開著觀光車向記者說道:“沒想到我還能當上景區員工,工作輕松又有保障!” 交談間隙,一批來自上海的游客坐上了李明軍的觀光車,只見李明軍戴上墨鏡,一波嫻熟操控,便開著觀光車穿梭在翁丁景區的各個景點?,F在的李明軍變得開朗又自信。
滄源縣景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2023年被認定為“就業幫扶車間”。公司副總經理夏俊驪表示:“我們要讓更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飯’,村民們既守護了綠水青山的家園,也打開了金山銀山的大門,現在,在景區工作的村民開始購置新家具、新家電,甚至還買了摩托車、轎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p>
>記者手記
零工市場構建起以“家門口”就業為核心的民生服務體系,讓群眾實現“顧家增收兩不誤”,拓寬了農民群眾的增收致富路,激活了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托起了百姓“穩穩的幸?!保佌沽恕爱a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共富畫卷,新時代的阿佤人民再唱新歌,再奏阿佤山的幸福樂章。(魏江躍 金維娜 張正霖 關汪武 李宗昱)
來源:臨滄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