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即可參與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作者:睿知睿見
來源:雪球
從特朗普勝選后,市場對美國經濟的預期就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一會認為會再通脹,一會認為會滯脹,一會認為會 衰退。
為什么市場的預期會變來變去呢?
因為特朗普的貿易戰確實會帶來三個可能。
第一,加征關稅會使得進口商品價格上升+美國居民需求旺盛,從而引發通脹;
第二,商品價格上漲導致居民需求下降,但需求量下降得不夠多,從而引發滯脹;
第三,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居民需求大幅下降,需求下降的速度更快,最終就會引發衰退。
也就是說,商品價格上漲的幅度不同,導致的結果就不同。
一、市場預期的變化
在特朗普勝選前,市場根據民調已經預期特朗普會勝出了。
市場知道,一旦特朗普勝出,拜登政府就會突擊式花錢,所以開始交易再通脹,2年美債利率上升。
特朗普勝出后就再一個勁的鼓吹自己會創紀錄式的加征關稅,雖然市場認為特朗普會加稅,但不會有他說的那么離譜,于是開始交易滯脹,2年美債利率橫著走。
特朗普上臺后,出招一次比一次狠,這就讓市場認為特朗普不是鬧著玩的,于是開始交易衰退,2年美債利率下跌,美股下跌。
我們在分析一個事件的影響時,不要線性外推,因為:
1.這件事會產生正負完全相反的兩個影響。
我們要判斷到底是正大于負,還是負大于正。
比如,降息既能增加流動,也能引發資金外流和空轉。
2.劑量不同,結果就不同。
這就跟我們使用防腐劑是一樣,安全劑量以內,它能讓食物保鮮,我們能吃到更豐富的食物,但不會影響健康。
超過安全劑量,那就是風險了。
特朗普加關稅的強度不同,帶來的結果也不同。
現在問題來了,特朗普用什么劑量呢?
二、特朗普會怎么選?
對于特朗普來說他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債務。
這事還比較急,因為美國政府賬上的余額不多了,他需要開源。
由于美國總統能自己說了算的東西不多,而關稅就是其中之一,所以特朗普自然先拿關稅開刀。
與2018年不同,這次不是只針對中國,而是對全球加關稅。
所以,其目的就不是要針對誰,而就是缺錢。
由于需要資金應急,這才用這么夸張的方式加稅。
2022年,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是2.72%。
由于最后收的關稅稅率=MAX(10%,(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
那么平均關稅稅率提高10%以上是大概率事件。
2024年美國進口額是3.3萬億美元。
那么關稅收入至少要增加3300億美元。
用這部分資金應急是沒啥問題的。
請注意,這還是按10%計算的,實際平均稅率應該會增加更高。
大家可能會疑問,物價漲太高,美國人的需求 也會下降啊。
那么進口的總金額應該會減少吧。
是的,沒錯。
但短期內減少的幅度可能不會太大,因為這些東西美國自己造不出來,需求有一定的剛性。
特朗普也知道關稅不可能化解債務,只能應急,所以他必須要把美國往衰退上帶。從而觸發美聯儲降息。
4月4日,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發文表示,現在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的絕佳時機。
而鮑威爾的回復是:美聯儲有條件等一等,再考慮是否調整政策。
三、特朗普的虛張聲勢
下面這張圖是最新的關稅稅率。
但由于如此簡單粗暴的計算,所以可執行性是要打很大一個問號的。
之前宣布對華加征小額包裹,第二天就取消了。
因為海關根本沒有足夠人手處理,而團隊事先竟然沒有想到!
所以在這次真正落地的過程中,會遇到更多問題。
美國有1.3萬個商品類目代碼,200個貿易伙伴,有260萬個不同稅率,怎么可能用簡單粗暴的一張表就解決問題了?
所以,4月2日公布的稅率大概率是虛張聲勢,用來極限施壓和制造混亂,逼其他國家夾著尾巴去談。特朗普則從中獲取其他利益。
四、特朗普的顧忌
其他小國可能會委曲求全,但中國和歐盟大概率是不會妥協的。
周五,我們這邊率先發招,對美國的所有產品加征34%關稅。
這就說明,我們已經堅決轉為內需導向了。
美國向來是指著軟柿子捏,你越強硬,他們反而會軟下來。
現在股債匯都是制衡特朗普的工具。
談得好,人民幣就升值,市場利率上漲。談得不好,就反向而行。
特朗普雖然希望美國衰退,但并不希望衰退過頭,更不愿意看到金融風險。
所以接下來的談判和拉扯才是重頭戲。
五、股市會怎樣?
最后說說股市。
中長期隨著國內轉為內需導向,股市會在穩定后繼續走慢牛。
短期走勢則會非常驚悚。
驚悚有兩層意思:
第一,可能隨時暴漲暴跌。
是的,你沒看錯,暴漲也可能發生。
接下來一段時間,每天都會有很多消息。
由于特朗普是先把預期打到滿,然后逐漸松綁。
那么談判的過程中,就有可能迎來暴漲。
此外,國內大概率也有增量政策,咱們不知道什么時候公告增量政策,也不知道政策力度有多大。
所以市場就可能隨機暴漲暴跌。
第二,巨幅波動下,情緒一定會混亂。
大部分人都是扛不住巨幅波動的。
所以在波動平復后,肯定會有很多人虧損。
很多時候,回過頭看,市場沒那么嚇人,但身處其中,被情緒支配,魂都會被嚇沒。
比如,2024年不就這樣嗎?
身處其中,很多股民都被嚇得半死,結果最終各大指數還是上漲。而大部分人卻是虧錢的。
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只有把自己投資組合的波動降低到自己能接受的程度,才能拿得住,才能賺到錢。
很可惜,很多人的倉位都很極端,不是滿倉就是空倉。而他們根本不具備這樣操作的能力。
不過,我個人覺得其實也不一定有多悲觀。
首先,外資在A股的占比處于歷史低位,翻不出什么花樣來;
第二,國家隊大概率會下場穩定市場;
第三,A股估值整體不高,沒有多大的下跌空間。
但有些小微盤的股票估值可都高得嚇人了,而國家隊是護不到這些股票的。
最近幾個月,國家隊一直在控盤,不讓市場過度瘋狂,其實就是在防著這種沖擊。
這才是有前瞻性的操作。
我也一直都在說,慢點好!漲越快,虧損的人越多。
面對波濤洶涌的股市,最好的方法就是管理好倉位。
跌到位了就進場撿籌碼。
跌不到位就持股不動。
讓自己永遠處于不敗之地。
很可惜,大部分人總是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暴露出來,當然會被人狙擊了。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長期投資+資產配置”推出的基金配置理念,通過資產分散、市場分散、時機分散這三大分散進行基金長期投資,從而實現投資收益來源多元化和風險分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