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份,山東成武因為基層執法人員的名言上了趟熱搜。
一個月后,這個菏澤的下轄縣又成功吸引了全國網友的注意。
這次“出圈”是因為該縣的發展統計公報里寫了這樣幾句話:
“2023年全縣完成公共財政收入166899萬元,比去年增長9.0%?!?“全年全縣完成公共財政支出508091萬元,比上年增長-11.4%。”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8778人,發放養老待遇7.85億元; 企業單位離退休人員13220人,發放養老待遇3.69億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11.94萬人,發放養老待遇2.51億元?!?/blockquote>
知乎題主把這些數據提煉成了一個問題:
“如何看待成武縣體制內8800人養老金近8億,居民12萬人養老金2.5億?”
還能咋看。
只能說,這個歷史悠久的小縣頗有養士之德。
在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把體制內退休人員照顧得非常到位,每月給他們發七八千退休金。
在人均GDP約為42034元的成武縣,這筆錢足以保障他們享受體面的老年生活。
對比一下當地普通老人每年兩千的退休金水平,我們瞬間更理解為啥山東人沉迷考公進編了。
很多年輕的朋友質疑:給公務員發這么多退休金是否合規?
其實,單從文件規定和程序正義的角度出發,這操作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這批退休老人工齡長——
他們高中畢業就可以工作,中間沒經歷過下崗,工齡長且連續;
工資基數高——
在15級工資制下,公務員定檔工資就比普通工人高,歷次工資體制改革又為他們建立了穩定的薪資增長機制;
社保繳費高——
他們的社保完全由單位足額繳納,且在原有的養老金雙軌制下,甚至都不用自費繳納養老保險;
所以,這群人熬到退休就能拿這個額度的退休金。
至于這種厚待政策是否合理?
每個人站位不同,給出的答案也不一樣。
支持者會說,高薪有助于養廉,一以貫之的好待遇能為體制吸納人才。
如此這般也能造福國家、造福社會。
反之,一味壓榨基層、克扣其退休待遇,只會讓做事的人寒心,逼得他們魚肉百姓,或者懶政躺平。
到頭來,傷害的還是普羅大眾的利益。
(學者觀點)
反對者則吐槽:
“為了穩住養老金資金池,90后都得延遲退休。這幫老年人憑啥一個月什么都不干,還拿著高于眾多打工人的月薪?”
“這對年輕人公平嗎?”
體制內外養老保障存在差距,這事不算新聞。
早在十年前,社會各界就掀起過大討論。
彼時,養老金雙軌制還沒有完全廢除。
公務員不用繳納養老金,卻可以享受80%-90%的養老金替代率,拿的退休金和以前的工資差不多;
企業職工一直自費繳納養老金,但他們所能拿到的退休金卻只有在職工資的40%。
對于這種差別待遇,老百姓們普遍心懷不滿。
特別是那些服從組織安排轉崗去民企的公務員,他們看到自己的退休金和以前的同事差距懸殊,心都涼了。
一度還鬧出過群體性事件。
在人民網2014年發起的一項調查中,網友直言:
“養老保障是我國社保領域建設水平最落后實際的一項制度?!?/p>
幾乎每個人都在呼吁國家廢除雙軌制,縮小貧富差距。
各大報刊也積極跟進,整了一堆活人感十足的報道,直書不合理政策造成的社會不公,為改弦更張做足了輿論動員。
到2014年12月,養老金雙軌制終于宣告退出歷史舞臺。
各地體制內公職人員不再享有養老待遇上的特權。
他們也和普通職工一樣,需要每月自行繳納養老保險。
為了照顧那些工資本就不高的中西部地區公務員,決策層還為這項改革設置了十年過渡期。
說到這里,有人要問了:
“并軌有什么意義? 看看山東成武,公務員的退休金不還是普通居民的好多倍嗎?”事實上,養老金并軌不是說所有退休老人都可以拿一樣多的養老金,而是說縮小體制內外的相對差距。
如果不并軌,今天成武縣的養老金差距或許就不止是42倍了。而在成武縣早年的統計公報里,我們確實發現了機關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是城鄉居民養老金45倍多的情況。
眾所周知,從既得利益者嘴里搶肉是件兇險的事。
因此,配合養老金并軌,國家還設立了體制內人員職業年金制度。
在職業年金的補充下,退休公務員仍然能享受優厚的養老待遇。
就這樣,整套改革以一種相對平穩的姿態趟過了深水區。
到去年十月,這個并軌過渡期才算正式結束。
但蛋糕相對恒定的情況下,你多他就少。不然農民的城鄉養老金不至于一直維持在200以下。
從既得利益者虎口奪食,實在太難了。
最后還是要為成武縣的坦誠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