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無根不長,人無志不立。”在華夏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所倡導的君子人格,成為無數仁人志士畢生的追求。而在塑造君子人格的漫漫長路中,讓生命深深扎根是關鍵所在。《論語》是生命面向生活的學問,作為儒家經典,其中蘊含無盡的智慧,為我們指明了人生方向——成為君子,必須讓生命扎根。
領悟天命,秉持敬畏之心。孔子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這里的“命”,包含著天命與使命。從外在看,天命蘊含著民眾的意志,“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它體現著一種宏大的社會規律和價值導向,從而激活榮譽感。從內在而言,命是一種使命,是在深刻體認天命后,所產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擁有“天命”意識的人,往往具有豁達的胸襟和積極入世的心態。正如孔子,一生周游列國,席不暇暖,雖歷經磨難,卻始終堅守心中的道義,致力于傳播自己的學說,試圖改變禮崩樂壞的社會現狀。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傳承文化、教化民眾的使命,這份對使命的執著追求,讓他的生命擁有了堅實的根基,成為后世敬仰的至圣先師。在現代社會,我們雖無需像古人那樣背負著興邦治國的重任,但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應有一份使命感。醫生救死扶傷,教師教書育人,科研人員探索未知,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踐行著使命,讓生命因責任而厚重,因擔當而有意義。
生命扎根,要以孝悌為本,培育愛敬之心。《論語》中提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是仁愛之本,一個人若能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敬愛,便能將這份愛敬推己及人,擴展到社會中。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以孝悌為準則,書寫著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家庭中,孝悌能使家庭和睦,親情得以維系;在社會上,將孝悌之心推而廣之,便能營造出和諧友愛的社會氛圍。當我們對他人懷有敬愛之心時,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會減少,互助與關愛會增多,整個社會將充滿溫暖。
為學修身,也是讓生命扎根的重要途徑。孔子主張“學而時習之”,學習不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修養身心、提升境界的過程。通過學習,我們能明事理、辨是非,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在學習過程中,要“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廣泛地學習知識,并堅定自己的志向,遇到問題要深入思考。顏淵便是好學的典范,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種安貧樂道的精神,源于他對學問的熱愛和對道的追求。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成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在現代社會,知識日新月異,我們更應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充實自己。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學習為人處世的道理,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立穩腳跟,讓生命在學習中不斷成長、扎根。
君子在立身處世時,需堅守正道,秉持中庸之道。“行不由徑”“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這是君子的行為準則,君子只走大道、正道、直道,不投機取巧,不耍小聰明。在面對利益誘惑時,要“見得思義”,以義為準則,不貪圖不義之財。同時,要做到“文質彬彬”,既要有質樸的內在品質,又要有文雅的外在修養。過于質樸則顯得粗野,過于文飾則顯得虛浮,只有兩者相得益彰,才能成為真正的君子。例如,在商業活動中,企業若能堅守誠信原則,不欺詐消費者,通過正當手段獲取利潤,不僅能贏得市場的認可,還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反之,若為了追求利益而不擇手段,雖可能獲得一時的成功,但最終必將失去信譽,被市場淘汰。
學會與自己、他人和世界相處,也是生命扎根的必修課。與自己相處時,要學會安放心靈、引導性情、享受孤獨。在獨處時,能做到“君子慎獨”,即使沒有他人的監督,也能堅守內心的道德準則。與他人相處,要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擇善固執,勇于改正自己的過錯;要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對待他人真誠友善。在與世界相處時,要做一個大寫的人,遵循天理、效法天道,剛健有為;做一個忠信的人,言出必行,堅守承諾;做一個有愛有敬的人,關愛他人,尊重萬物。
讓生命扎根,對個人和社會都有著深遠的意義。對個人而言,讓生命扎根能讓人擁有堅定的信念和強大的內心,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不屈不撓,勇往直前。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對個人來說,扎根生命能在各種環境中保持自己的操守,不為外界所動搖。對社會來說,當每個人都努力讓生命扎根,成為有道德、有擔當的君子時,社會將充滿正能量,和諧穩定的社會秩序得以建立。就像孔子所期望的那樣,社會上的人都能遵守道德規范,相互關愛,共同營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讓生命扎根并非易事,我們面臨著諸多挑戰。現代社會,物質豐富、信息爆炸,但人們的精神世界卻時常感到空虛和迷茫。一些人追求物質享受,忽視了精神修養,在名利的誘惑下迷失了自我;一些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焦慮不安,無法靜下心來思考人生的意義。面對這些挑戰,我們更應從《論語》中汲取智慧,堅定信念,不為外界所干擾。我們要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寧靜天地,讓生命之根深深扎入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汲取養分,茁壯成長。根深君子樹,德厚歲月香。
來源:《學習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