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近日,隨著第42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的開幕,這座古老而充滿魅力的城市,又進入了“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賞花季。洛陽牡丹已從古都符號躍升為國際文化使者,邀約世界各地游客共享繁花盛宴。
隋唐洛陽城植物園內盛放的牡丹。(圖/華川)
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已“牡丹會”活動,邀請文人雅士賞花,開創了洛陽牡丹賞花的先河,從此少有間斷。今年的牡丹文化節以“花YOUNG洛陽城”為主題,以賞花為主線,圍繞牡丹、漢服、音樂、戶外、消費等元素,更具國風、國潮、青春國際范。
洛陽,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古絲綢之路、萬里茶道和隋唐大運河在此交匯。夏都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東周王城遺址、漢魏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沿洛河東西五大都城遺址一字排開,“五都薈洛”是洛陽獨有的城市歷史文化標簽。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牡丹在洛陽已有1600年的栽培歷史,洛陽牡丹始于東晉,發展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傳承于元明清,名揚四海于當今。
近日,正在洛陽采風的華文媒體評論稱,無論洛陽如何發展變遷,總有一抹牡丹底色。
應天門上、洛邑古城里身著漢服拍照的游客們,隋唐城遺址植物園、中國國花園內的牡丹花海,洛陽龍門站的高鐵如白駒過隙,大河薈邊的賽博版“天子駕六”……如今的洛陽給人一種時空重疊感,沉浸式的體驗使得游客經歷了“歷史即當下”的穿越。
正如唐朝名相李德裕在《牡丹賦》中所寫“有百歲之芳叢,無昔日之通侯”,在歷史中,洛陽雖歷經滄桑起伏,但這條牡丹花脈花開花落,在歷史長河中千年不衰,如今愈發旺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