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憋了一波大的!
特朗普7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若中國未能在4月8日前取消34%的關稅,那么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所有中國產品征收50%的關稅。
特朗普是美東時間4月7日上午發出的威脅,4月8日之前,即使算上8日當天,也就只給了中國48小時。
圖為美國總統特朗普
他還強調,所有中美之間的有關談判都將被終止,而與其他國家的談判將立即展開。4月8號,中方回應亮明態度:“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strong>
這就讓特朗普有些坐不住了。在他看來,不應該有國家反抗,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應該“打不還手”,乖乖找美國談判,與世界上最大的甲方達成協議。
商務部回應美方關稅威脅
因此,在中國宣布34%對等關稅僅48小時后,一貫以“關稅大棒”引以為傲的特朗普態度突然改變:“只要解決中美貿易差,美國愿意對中國減免關稅”。出現這樣的轉折是中國高智慧的精準反制,也是中美博弈和全球貿易規則重構的關鍵節點。
比如美國財政部部長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就表示:“不要驚慌,不要報復。只要你不報復,這就是最高數字?!?/p>
特朗普對著媒體揮手
他透露,現在有近70個國家正在與美國接觸,而且誰先“服軟投降”,誰就能先達成減免關稅的協議。貝森特舉了日本的例子,稱由于“日本迅速向美國遞出橄欖枝,所以將獲得談判的優先權”。
圖為中美國旗
試探中國反制底牌
此前中國“11箭連發”的反制組合拳(加征關稅、限制稀土出口、制裁美企)讓美國措手不及。
特朗普此次威脅實為“壓力測試”,試圖摸清中國是否會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妥協。但白宮顯然誤判了形勢——2025年一季度中國對東盟出口額同比增長21%,已替代美國成為最大貿易伙伴。
沃爾瑪貨架上,中國制造的服裝將從20美元漲至41美元,蘋果手機價格可能突破2000美元。
耶魯預算實驗室測算,新關稅將使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加3789美元,個人消費價格短期暴漲2.1%。
特朗普講話畫面
更危險的是通脹與衰退的“死亡螺旋”——穆迪已將美國經濟衰退概率上調至45%,而關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可能使失業率在年底突破6%。
特朗普的“72小時崩潰”
特朗普態度突變的72小時,是美國內部矛盾的總爆發:
推特戰場:4月5日,特朗普連發三條推文宣稱“中國損失更大”,卻絕口不提全美50州爆發1200場抗議、加州州長紐森公開“造反”要求豁免關稅;
外交部大門
經濟現實:美國國債突破37萬億美元,中西部農民與硅谷精英罕見聯手示威,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10%,馬斯克財富蒸發300億美元;
特朗普演講畫面
中西部農民成了關稅戰的“震中”。中國對美農產品加征34%關稅后,大豆期貨價格暴跌7.8%,豬肉出口訂單被取消,農場主們望著滯銷的糧倉,憤怒地在拖拉機上刷標語:“特朗普的關稅比蝗蟲更可怕!”。
更為諷刺的是,美國農業協會警告“每拖延一天就有200個農場破產”,而特朗普的“鐵票倉”選民中,竟有448萬人正瀕臨失業。
圖為太陽能板
全球貿易的未來
中國在貿易戰中表現出更強的穩定性和計劃性,這和美國形成對比。
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擁有14億消費者,建立起強大的內部循環系統,能夠更好地應對外部帶來的影響。
此外,中國還在積極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實現貿易多樣化,從而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
2023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間的商品買賣總額,已經超過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一半以上。
這意味著,中國一半以上的對外貿易都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關。
這個貿易額相比2022年增長了6.4%,說明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經貿合作正在不斷加強,相互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
中國同時也在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選擇增加在中國的投資,這表明中國仍然是全球投資的熱門選擇地之一。
德國大眾、法國空客等企業陸續宣布擴大在華投資規模,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和重視。
這一系列投資舉措充分說明,中國經濟的吸引力仍然十分強勁。
特朗普簽署的政令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貿易戰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就像1930年代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一樣,它導致全球貿易額大幅下降,加劇了大蕭條的困境。
現在如果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結果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這種政策無法帶來好處,反而會損害全球經濟的整體發展,大家都會因此受損。
貿易保護主義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會讓全球經濟雪上加霜。我們需要更加開放和合作的貿易環境,才能實現共同繁榮。
WTO總干事稱貿易戰沒有贏家
正如WTO總干事阿澤維多所說:“貿易戰沒有贏家,只會導致兩敗俱傷?!?/p>
阿澤維多指出,貿易戰不會產生獲勝方,參與各方都會受到損害。
貿易戰的結果不是某一方的勝利,而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損失,它最終只會導致雙方都遭受損害和不利影響。
貿易摩擦升級為貿易戰,最終沒有受益者,大家都會受到負面影響。
中美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合作能讓雙方都受益,對抗則會兩敗俱傷。
為了彼此的利益和全球經濟的穩定,兩國應當重啟對話溝通,以平等互惠的方式談判解決貿易摩擦。
雙方應該共同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機制,并且攜手構建開放的世界經濟格局,這樣才能為全球經濟的繁榮和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未來充滿變數,中美貿易摩擦會如何發展?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全球貿易規則又將怎樣改變?是選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還是走向對抗和沖突?
美國正升級與中國的貿易糾紛
結語:霸權的黃昏與東方的曙光
特朗普的“50%關稅威脅”,恰似一個沒落帝國最后的咆哮。當中國以稀土管制、數字人民幣、RCEP組合拳反擊時,世界看清了一個真相:21世紀的貿易規則,不再由單極霸權書寫。
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言:“天塌不下來?!?中國的底氣,源于14億人的市場、全產業鏈優勢與戰略定力。而特朗普的威脅,終將如潮水退去,留下沙灘上“舊秩序”的殘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