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趙蘭,今年59歲,初中畢業,婚姻狀況是已婚,和老頭子陳國民結婚三十多年了。
我們住在一個南方的小縣城,房子是自己多年前蓋的,兩層小樓,雖然不算豪華,但也稱得上寬敞。
我們年輕時在縣城一家國營制衣廠上班,那時候日子雖然緊巴,但也算是清白過日子。
后來廠子改制,我們提前退休,按著工齡每月還能拿到三千多的退休金,我和老頭子加起來,每月也有六七千,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我們有一個兒子,叫陳偉,比我小二十五歲,大學畢業后在市里找了個工作,娶了城里姑娘林曉倩。
曉倩是個打扮得體、說話得體的姑娘,從表面看對我們還算客氣,但我總覺得她心里對我們這些“鄉下人”有點不以為然。
我們夫妻辛苦半輩子,攢下兩套房子,一套我們住,一套是市里的學區房,當年咬咬牙給兒子買的。
等他們結婚后,那學區房就過戶給了他,我們也沒說什么,畢竟是親兒子。
可誰想到,我們賣掉唯一的那套自住房,出去旅行九年,回來卻落得個被兒媳掃地出門的下場。
02
那年我們剛滿50歲,提前退休后也沒別的負擔,兒子也結婚成家了。本想著能稍微輕松幾年,結果一連串的變故讓我們重新審視了生活。
那年老頭子的老同事突然得病去世,才52歲。我記得那天他喝了點酒,坐在院子里,抬頭看著星星說:
“蘭子啊,我們是不是也該為自己活一回了?”
我愣了一下,但心里卻泛起了漣漪。是啊,年輕時為孩子打拼,中年為家庭操勞,等到了退休,好像一下子就沒人需要我們了。
我們把家里那套老房子賣了,加上這些年攢下的錢,決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
起初只是去附近的城市玩幾天,后來越走越遠,從西南的山城走到東北的林海;從漠河北邊的界碑拍照,到南海邊的漁村吃海鮮。
我們住過青旅,也住過客棧,甚至在西藏搭過帳篷。
一路上我們認識了好多和我們一樣的“銀發驢友”,他們也都說,人生最后能跟相伴一生的人走遍千山萬水,是多么幸運的一件事。
那九年,我們就像年輕時沒過的二人世界,補上了。
期間我們回過家幾次,每次都住到兒子家。林曉倩起初還算熱情,后來漸漸冷淡了。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她廚房的玻璃碗打碎了,她臉上那一瞬間的不高興,我看得明明白白。
“媽,沒事的,您小心點就行。”她這么說著,可那口氣就像是你欠了她幾千塊。
我和老頭子心里明白,終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我們不想和他們多起沖突,每次回家都住不久,又繼續上路。
直到去年秋天,老頭子突然在云南麗江發了高燒,送到醫院說是肺炎,住了半個月。那段時間我才意識到,身體真的是說垮就垮的。等他出院后,我勸他說還是回家吧,咱們也該歇歇了。
我們收拾行李,坐了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回到縣城,先去看了兒子一家。剛進門,小孫子都不認識我們了,怯生生地躲在林曉倩身后。她倒是笑著說:“爸媽回來了啊,累不累?”
我眼圈一下子紅了,以為終于能落個安穩。
可誰知,吃完飯她把我拉到廚房,小聲說:
“媽,您和爸這次回來,是打算住多久呀?”
我說:“我們準備不走了,旅也旅夠了,年紀大了,想在家安安穩穩過日子。”
她臉色微微一變,勉強笑了笑:“那……回縣城的房子不是賣了嗎?”
我點點頭:“是啊,那個時候想著出去走一走,就給賣了。現在回來,就想著暫時先住你們這兒,等找到合適的房子再說。”
她沒說話,轉頭就去切菜了。晚上吃飯的時候,陳偉一邊夾菜,一邊說:“媽,我和曉倩最近也在商量,準備換個大點的房子,曉倩她爸媽也想搬來和我們一起住。”
我一愣:“那咱倆呢?”
他低頭不語,林曉倩笑著說:“媽,您放心,我們肯定不會不管你們的,實在不行,我們給你們租個房子住,離得近,照應也方便。”
那晚我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林曉倩把早餐放到桌上,說:
“媽,那您和爸是不是可以先搬到我朋友那套房子去?她那邊正好空著,租金便宜。”
我苦笑了一下:“曉倩,我們不是外人啊。”
林曉倩沉默了幾秒鐘,說:“媽,您和爸出去旅行九年,家里一點也沒管,偉偉上學、結婚、買房,全是我家里幫襯的。現在我們也不容易,您不能一回來就把生活打亂了。”
她說得很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我和老頭子搬到了一個破舊的小區,月租一千五,還不帶電器。我們只能再買一套二手家具,生活一下子從自由的旅行變成了四面白墻的困頓。
我開始后悔,后悔當初太自私,只想著自己瀟灑,卻忘了留條后路。可也不甘心,辛苦一輩子,最后竟成了“被嫌棄的老人”。
有一次,我在菜市場看到林曉倩和她媽媽買菜,老太太推著車子,林曉倩挽著她的胳膊笑著說話。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
她不是不會孝順,只是不愿意把孝順給我們。
03
現在,我們每天早上去公園打太極,下午去圖書館看看書,晚上就在樓下曬太陽,和鄰居聊聊天。日子慢慢平靜下來,卻也失去了那種“有家”的踏實感。
我有時候也會想,如果當初沒賣房,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可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我們做了選擇,也必須為它承擔后果。
陳偉偶爾來看看我們,帶點水果,坐十分鐘就走。林曉倩從不露面,小孫子更是幾乎不認識我們了。
我不怨他們,也不怪誰。我們這一代人,太習慣為別人活,卻忘了為自己留條退路。
也許,這就是老去的代價吧。
可我仍愿相信,哪怕被趕出家門,我們也曾擁有過那段最自由、最灑脫的時光。那是屬于我和老頭子的,獨一無二的記憶。
而現在,我們也不再期待誰來給個歸宿。只愿余生,不爭,不擾,安然度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