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的清明三天假確實“欲斷魂”。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其中,臺灣省被征收32%的關稅。
這無疑讓一直以來“倚美謀獨”、不斷討好美國的臺當局,啪啪打臉。但是,賴清德沉默三天后做出的應對政策,卻讓臺島內炸鍋:“這是向美國投降。”朱立倫也不留情面地痛批。
賴清德宣布的“五項策略”是什么?難道臺灣省只能等著被美國政府吃干抹凈?
被當做韭菜的“狗腿子”
4月2日,特朗普一聲令下,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隨即向所有國家揮舞起關稅大棒。
表面上,特朗普打著“平衡貿易逆差”的借口,稱“保護美國主權,提高美國的競爭優勢,加強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但實際上,他將所有國家當做韭菜,打算來一波大收割:
通過加征關稅,驅趕各國企業離開本國,從而前往美國建廠,實現美國政府口中的“產業回歸”,提升美國的就業率,再不濟,也能強迫他國對美直接投資。
總之,特朗普的企圖一旦成功,美國將穩賺不賠,為此,他不惜算計上了“盟友”。而相比于歐洲國家抱團反制美國的關稅大棒,臺當局著實被逼入了絕境。
一直以來,無論是民進黨,還是賴當局,這些臺島內的“臺獨”分子們,總是吹噓著所謂的“臺美關系史上最好”,從而仗著這段關系“倚美謀獨”,分裂中國。
可美國也僅是將臺島當做一塊韭菜地。
就拿“對臺軍售”來說,自從1979年所謂的《與臺灣關系法》出臺后,美國對臺軍售已達100余次,這在民進黨的眼中可謂是“久旱逢甘霖”。
但那些軍售武器卻“又爛又貴”。
2019年,美國以單價1.2億美元的天價,向臺當局出售了66架F-16V戰機,但交貨日期卻到了2026年。2024年,美國懶得裝,將過期41年的子彈和發霉的防彈背心,賣給了臺當局。
可以說,臺當局認為的“對臺軍售”,實際上卻是美國政府在“清庫存”,甚至壓箱底的清朝老貨都能拿出來當新武器高價賣給臺當局。
然而,臺當局卻在為當“冤大頭”而沾沾自喜。
而特朗普更甚,此前,他在競選期間,一直喊話臺當局“交保護費”,并多次抱怨臺灣省“偷走”美國芯片產業。
賴當局不敢言語,立馬獻上了上千億新臺幣,而臺積電也馬不停蹄地赴美投資。但這番卑躬屈膝的模樣,換來的卻是特朗普政府的得寸進尺。
此次特朗普政府對臺灣省加征32%的高關稅,用的借口也是老調重彈:“他們奪走了我們所有電腦芯片和半導體。”
不同的是,這次賴清德的卑微回應,卻引起臺島內的群起激昂。
惹起臺島眾怒的賴清德
4月6日,賴清德通過一條8分鐘的視頻,表示:“沒有計劃采取關稅報復”,還呼吁臺民眾“加碼投資和擴大采購”。
而他提出應對美國加征關稅的五條策略,其中包括加大對美國的投資,加大對美國石油、天然氣以及軍事等的采購,正好順了特朗普政府的心意。
賴清德也宣稱“將組建談判小組,與美國從‘零關稅’談起”,但他自從將臺積電拱手相讓后,已經失去了與美國政府坐在談判桌上的機會。
而賴清德透支臺島以討好美國的行為,最終買單的人卻是臺民眾。
此前,含有“瘦肉精”的美國萊豬被臺民眾吃了,而此次關稅大棒下,臺股周一開盤狂瀉2000點,創下臺股史上“最大開盤跌點紀錄”,臺積電已經出現跳空跌停,還有可能掀起“小型工具機廠倒閉潮”。
所以,臺民眾不忍了,集火賴當局的軟弱無能,稱“不知道民間疾苦,還在搞‘內亂’”、“一千七百支(股票)跌停,上任最大政績”……
目前,賴清德的社交媒體已經被島內網友們的數萬條留言刷爆。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也抓住機會痛批賴清德:“談判策略過于天真,繼續加大向美國的采購,不會讓臺灣站在有利的談判地位上,還會失去大量資源。”
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也毫不留情:“賴清德只會磕頭式外交。”
賴清德應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只會“割地賠款”,而這樣的結局,最終會淪落到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樣的結局,就差被特朗普當面指出:“你手里已經沒有能打的牌了。”
遭遇千夫所指的賴清德,最終下場是被釘在歷史恥辱柱上,而臺灣民眾也應該看清楚,讓“臺獨”分子當道的代價是臺島再次陷入殖民困境中。
如今,擺在臺灣省的面前有且只有一條正確道路,就是盡快回歸。祖國統一,才有對抗一切不公平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