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前沿學科,它緊密融合了電子和通信兩大核心領域,聚焦于電信息的產生、處理與傳播、獲取及存儲等。可以說,電子信息構建了一個龐大而精密的信息生態系統,其專業領域從微觀的電子電路基礎,到宏觀的信號傳遞網絡,每一個環節都展現著科技的魅力。
因此,電子信息專業包羅萬象,有多個細分學科和專業,每所院校所擅長的學科領域各有不同,絕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這么簡單。對于學生來說,是否適合選擇電子信息專業,選擇什么專業領域,各院校都擅長哪個領域,里面大有文章,且聽我細細分解。
多元專業,包羅萬象
從學科體系來看,本科階段的電子信息專業是一個專業類,涵蓋了多個相關領域、方向的基礎知識;到了研究生階段,電子信息主要分為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訊工程這兩個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注于電子材料、器件、電路等基礎領域的研究與創新;信息與通訊工程則側重于信息的傳輸、處理以及通信系統的構建。此外,還有相對小眾的光電專業,其在研究生階段對應光電工程,融合了光學、電子學和信息科學的知識。
具體而言,在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中,電子信息類包含 21個相關專業。實力較強的綜合性大學、理工類大學中常見的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等都屬于電子信息類,也是很受熱捧的專業。
①電子信息工程:包含 “電子” 和 “信息”兩大領域,學生既可以進行板機硬件開發,也能從事電子系統的嵌入式軟件開發。其優勢在于考研時選擇較多,可以考硬件的芯片設計方向,也能考偏軟件的圖像處理、視頻編碼等方向,缺點是學習內容多而雜,不夠精專,對學生學習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有很高要求。
②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注于微電子、光電子、集成電路等領域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研究,致力于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和電子系統的設計制造及科技研發。其下面又有微電子、電路與系統等方向,在研究生階段,該專業的微電子方向等對于芯片技術的發展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
③通信工程:屬于偏軟件方向的專業,研究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傳輸方式多樣,且更側重于通信協議的研究。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4G、5G 技術以及無線網絡,都離不開通信工程專業的研究成果。
④微電子科學與工程:與集成電路密切相關,但更側重于芯片領域的深入研究,除了芯片設計方向外,還涉及半導體材料和器件工藝等方向。因此,在考研選擇導師和院校時,如果方向把握不準確,可能會偏離芯片設計,轉到材料領域。
⑤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涵蓋光學、電學、信息學三大板塊,是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基礎上增加了大量光學相關專業課,學習難度較大,許多同學反映所學內容既難又雜,難以掌握核心技能。
⑥信息工程:通信與計算機的融合,與通信工程專業極為相似,其區別在于:通信工程涉及信號的整個生命周期,而信息工程更側重于信號的傳輸、接收和處理,并且更偏向計算機領域。這兩個專業的考研方向一致,對數學的要求都較高,但相對而言,通信工程專業更具優勢。
⑦電子封裝技術:主要負責半導體芯片制造流程中的下游環節 —— 封裝測試,需要學習半導體器件的封裝材料、結構、工藝、布線等知識。由于半導體器件的封裝測試技術壁壘相對較低,該專業在電子信息類專業中的薪資水平一般,因此不是特別受追捧。
⑧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學習通信、計算機、信號處理等相關學科領域的系統知識,專業對口的就業方向主要是芯片設計,學生畢業后可從事模擬芯片設計和數字芯片設計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該專業對口就業方向較窄,不讀研的話,從事相關工作的難度較大。
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屬于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中的特色專業,不同學校的學習內容差異較大。該專業學習內容繁雜,需要同時學習電子知識和信息知識,即使是一流大學的學生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
⑩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創新型專業,框架體系龐大,融合了計算機、數學、統計、信息學、自動化、神經學等多個學科。然而,當前各所大學對于人工智能的培養方案尚不完善,如果打算選擇人工智能專業,頂尖名校是首選,本科畢業很難就業,最好是繼續深造或在研究生階段再深入學習。
電子信息類下面的其余專業,學習難度、專業熱度有所差異,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
強校如林,各展所長
由于電子信息類專業的重要性,國內許多院校都布局了針對這些專業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其中不僅有行業頭部院校,也有實力強勁的綜合性大學。
(1)“兩電一郵”
電子信息類院校眾多,其中“兩電一郵” 在業內認可度極高。“兩電” 指電子科技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一郵” 即北京郵電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通常被稱為“成電”,實力雄厚,建校初期就表現卓越,是新中國第一所無線電大學。1960 年,成電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61 年成為七所國防類工業院校之一。其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均獲A+,雙雙上榜“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擁有通信抗干擾全國重點實驗室、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全國重點實驗室等電子信息行業的前沿平臺。
西電是開辟了國內電子與信息學科的先河,其電子科學與技術為國家一級學科重點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為A+,其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創建了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天線與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等領先的科研平臺。
北郵是新中國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在無線電、通信等領域實力雄厚,是我國電子信息科技領域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北郵的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前者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學校創建了包括信息光子學與光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絡與交換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在內的數十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
“兩電一郵”可謂各有千秋,三所院校的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為國家輸送了大批電子信息技術的高水平人才。
(2)頂尖綜合類大學
東南大學在電子信息領域也表現出色,其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創立于 1961 年,是中國成立最早的電子類專業之一,其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均入選“雙一流”。東南大學與電子信息類相關的學院有三個,若加上計算機、人工智能等相關學科,共有七個學院與電子信息緊密相關。
此外,清華、北大、上交、國防科大等名校在電子信息領域也實力非凡,其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都上榜“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北理、哈工大、大工等院校同樣有不俗的實力。這些院校,在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的角逐更是異常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院校在電子信息領域的整體實力都很強,但每所院校最具優勢的領域又各不相同。比如說,東南大學最擅長5G、6G、毫米波、太赫茲的研究,清華、中科大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實力最強,北郵、西電的通信工程,尤其是衛星通信與導航技術一馬當先,北理在雷達信號處理堪稱一絕,復旦、華科則是生物醫學信號處理的王者。
(3)原行業部委直屬院校
此外,原電子工業部、原郵電部、原兵器工業部、原鐵道部、原航天部、民航總局直屬院校,這些院校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在進入對應領域,尤其是央企、國企就業時具有較大優勢。
這些行業院校、以“四電四郵”為代表。所謂“四郵”,指的是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和西安郵電大學這四所以信息、通信為特色的“郵電大學”;至于“四電”,則是指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以及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這四所院校以電子信息類學科見長的院校。
“四電四郵”中,杭電、桂電、重郵、西郵,雖不是 985、211 高校或“雙一流”大學,但在電子信息領域專業實力強勁,行業認可度高,尤其是在中端技術人才培養備受各界好評。
前景廣闊,待遇優厚
如今,電子信息行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廣泛應用于通信、計算機、互聯網、汽車、醫療、航空航天等各個領域。在國家產業政策層面,一直大力扶持電子信息產業。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信息化規劃等政策,對半導體、集成電路領域給予了重點支持。在前 100 的百強城市中,有 47 個城市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其前景之廣闊毋庸置疑。
就讀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學生,多數傾向于考研后做技術或研發,本科就業質量相對不高。從整體看,該專業收入在目前就業市場處于前列,工作滿意度較高,不過工作壓力較大,多為生產相關崗位。
就業崗位類型主要有:電子產業硬件方向,如擔任硬件工程師負責單片機、電路分析、做板等工作;電子大類軟件方向,細分為前端、后端和嵌入式,成為懂硬件的軟件工程師;以及電子細分領域的對口工程師,如微電子專業從事集成電路工作,通信專業進入三大運營商,光電專業進入光電研究所或光學設備企業等,也可進入體制內從事電子設備維護、網絡運營維護等穩定工作。
電子信息專業的薪資水平受地區、學歷、經驗、就業崗位等多種因素影響。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電子信息專業平均月薪可達 1.5 萬左右;具體崗位方面,芯片架構師收入較高,可達 30 - 40 萬;數字前端工程師、數字后端工程師表現出色的話,年薪可達 50 - 60 萬甚至更高,從事半導體工藝整體工作薪資也能達到 50 多萬。
因人而異,慎重選擇
雖然電子信息類專業就業前景廣闊,薪資待遇相對較高,但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合適報考。首先,對電子信息領域有濃厚興趣是學習該專業的重要前提。興趣能夠激發學習動力,讓學生在面對學習困難時更有堅持下去的決心。
其次,電子信息專業對數學和物理要求較高。電子科學與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等專業,許多課程與物理知識緊密相關,物理成績好的同學更具優勢。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專業則對數學要求很高,需要扎實的數學基礎才能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因此,數學、物理成績較好的同學更適合該專業,并且高考必考物理、化學。
另外,電子信息專業知識更新速度快,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就讀期間,不僅要學好課本知識,還需關注行業最新動態,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理念。該專業課程難度較大,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抗壓能力,同時需要較強的動手能力、編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建議學生在讀書期間多參加相關比賽,提升自身綜合水平。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每所院校所擅長的方向和領域不同,并且部分學校教學條件不足,實驗室不完善,師資力量薄弱,碩士推免比例不高,考研困難。因此,學生要仔細了解學校對該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更要合理評估自身學習能力,畢竟這是大學中難度較大的專業之一,不可盲目報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