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微生物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已發現了眾多與腸道微生物群相關的宿主基因突變。然而,宿主遺傳學、腸道微生物組以及特定細胞環境之間的聯系仍不清楚。
2025 年 4 月 7 日,溫州醫科大學眼視光醫院蘇建忠團隊聯合華中科技大學陳衛華團隊,在 Nature 子刊Nature Microbiology上發表了題為:Integrating microbial GWAS and single cell transcriptomics reveals associations between host cell populations and the gut microbiome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開發了創新計算框架——scBPS(單細胞菌群多基因評分),首次系統繪制了腸道菌群與宿主細胞群體間的互作網絡,并揭示關鍵菌屬
Collinsella通過調控中央靜脈肝細胞膽固醇代謝影響宿主健康的分子機制,為宿主-微生物互作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采用一種計算框架——scBPS(單細胞菌群多基因評分),整合現有的微生物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以及包括肝臟、胰腺、肺和腸道在內的 24 個人體器官的單細胞 RNA 測序圖譜,以識別與腸道微生物相關的宿主組織和細胞類型。
對 207 種微生物類群和 254 種宿主細胞類型進行分析,scBPS 推斷的細胞富集情況證實了已知的生物學現象,例如腸道微生物與消化組織模塊和肝上皮細胞區室之間的主要交流。scBPS 還發現
Collinsella菌屬與中央靜脈肝細胞亞群之間存在顯著關聯。研究團隊通過肝臟組織的單細胞核 RNA 測序來識別相關細胞亞群,從而在實驗上驗證了
Collinsella菌屬對小鼠膽固醇代謝的因果影響。
從機制上來說,口服灌胃
Collinsella菌屬可調節中央靜脈肝細胞中的膽固醇代謝途徑基因表達。
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獨立的微生物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數據,以及單細胞和批量轉錄組分析,對 scBPS 進行了驗證,證明了其穩健性和可重復性。
總的來說,scBPS 能夠將細胞群與其相互作用的腸道微生物聯系起來,從而實現對宿主與微生物之間相互作用的系統性圖譜繪制。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5-01978-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