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屬收到《拘留通知書》,會看到這么一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之規定,加上對法律規定流程不熟悉,感到無助和迷茫。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刑事拘留的相關問題。關注公眾號:上海刑事律師柳向
一、第八十二條規定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公安機關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 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 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 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 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 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 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 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這條規定是公安機關在刑事偵查過程中,對符合上述情形的人員采取先行拘留措施的法律依據,目的是保障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
上海普陀區看守所會見律師
在實踐中,刑事拘留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詐騙罪、故意傷害罪、盜竊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等常見犯罪,也可能涉及經濟犯罪或職務犯罪。具體罪名需要根據案件事實和證據綜合判斷。
二、刑事拘留的嚴重性
刑事拘留是公安機關對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一種強制措施,目的是防止嫌疑人逃避偵查或破壞證據。雖然拘留本身并不意味著一定會被判刑,但它確實是一種剝奪人身自由的措施,對當事人及其家屬都會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與行政拘留不同。行政拘留通常是對輕微違法行為的處罰,而刑事拘留則意味著案件已進入刑事偵查階段,可能涉及更嚴重的法律后果。
上海看守所會見律師
三、刑事拘留的期限
根據法律規定,刑事拘留的最長期限為37天。一般情況公安機關在拘留后3天內需向檢察院提請批準逮捕,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7天。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或結伙作案的嫌疑人,提請逮捕的時間可延長至30天。
檢察院在接到提請批準逮捕書后,有7天時間作出是否批準逮捕的決定。如果檢察院不批準逮捕,公安機關必須立即釋放嫌疑人,或變更為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強制措施。
四、刑事拘留后的法律建議
親人被刑事拘留,家屬及時委托律師,拘留期間,只有律師可以會見嫌疑人。律師可以幫助了解案情、提供法律建議,并申請取保候審。同時給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指導應對詢問,告知應如實陳述事實,避免因隱瞞或虛假陳述加重法律后果。
柳律師提醒家屬,刑事拘留是刑事訴訟中的重要環節,但它并不等同于定罪,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面臨類似情況,請及時尋求專業法律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