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8日電,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晚間表示,歐盟將不得不承諾購買3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才能從全面關稅中獲得喘息的機會,他駁回了布魯塞爾提出的對汽車和工業產品征收“零對零”關稅的提議。
特朗普駁回了布魯塞爾提出的對汽車和工業產品征收“零對零”關稅的提議(資料圖)
這一評論是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一早些時候表示,如果特朗普做出回應,歐盟將把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和工業產品的關稅降至零的回應。當被記者問及這個提議是否足以讓他讓步時,特朗普說:“不,還不夠。”
特朗普表示:“我們與歐盟之間有3500億美元的貿易赤字,而且會迅速消失。 讓赤字輕松快速消失的方法之一是,他們必須從我們這里購買能源......他們可以購買,我們可以在一周內抵消3500億美元。他們必須并且做出承諾購買同樣價值的能源”。
延伸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對全球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其中歐盟稅率為20%。據香港《南華早報》4月8日報道,歐洲經濟面臨嚴重沖擊之際,一些歐盟成員國竟擔憂起了“中國”,聲稱大量中國進口產品將涌入歐盟市場并沖擊歐盟企業。
當地時間7日,歐盟成員國在盧森堡舉行部長級會議,就特朗普政府關稅問題展開討論。
會議上,歐盟委員會提議,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征收25%關稅,并提議歐美互免工業品關稅。相關措施預計于15日起生效,但大部分關稅預計5月中旬才開始征收。歐盟成員國將于9日就此進行表決。如果20%“對等關稅”生效,將直接波及歐盟70%的出口,價值約4050億美元。
但據《南華早報》報道,在當天的會議上,歐盟成員國竟然就歐盟對華貿易政策產生分歧。以波蘭為代表的成員國呼吁歐盟準備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可能產生的“間接后果”:來自中國商品的沖擊。
近期,歐盟委員會對華語氣明顯軟化,歐盟及成員國官員也接連訪問中國,就貿易問題舉行會談。隨著特朗普政府對歐洲持續進行關稅和安全威脅,有種說法認為,歐盟將向中國靠攏。
波蘭副外長米哈爾·巴拉諾夫斯基聲稱,上述說法并不受與會部長的歡迎。他聲稱:“我認為,在場所有人的感覺是,我們與美國之間的合作伙伴和盟友關系確實存在挑戰,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對華經濟關系中的挑戰和問題會消失。”波蘭目前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
他還補充稱:“我還沒有看到有人提出,‘好吧,大西洋彼岸(美國)有問題,咱們就換個地方吧’。”
波蘭副外長巴拉諾夫斯基7日發表講話(視頻截圖)
不過,其他與會國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報道提及,西班牙毫不掩飾其觀點,即面臨與特朗普激烈沖突的歐盟應緩和與北京的關系。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即將訪問中國。
法國的態度則更加別扭。法國貿易部長洛朗圣馬丁當天表示,歐盟確實應該根據產業、經濟安全和低碳議程,“重新平衡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關系”。但他同時又扯出所謂工業“產能過剩”問題,聲稱歐盟需要向中國“推行非常積極的貿易政策”。
歐盟成員國間的分歧,還涉及如何處理與美國的關系和如何回應特朗普的關稅威脅。
報道稱,對美回擊是否應使用“反脅迫”機制(Anti-Coercion Instrument),成為爭議焦點。據介紹,歐盟“反脅迫”機制自2023年生效以來從未被使用過,一旦啟動,歐盟可以向特定國家征收關稅、限制服務貿易、限制外國直接投資和公共采購。數據顯示,2023年,歐盟對美國的服務貿易逆差為1086億歐元。
一方面,德國、法國和西班牙表態支持使用“反脅迫”機制回擊美國。德國副總理哈貝克表示:“我們必須仔細研究反脅迫手段,這些措施遠遠超出了關稅政策的范疇。”法國總統馬克龍此前也呼吁,除了采取報復性關稅外,歐盟還應考慮使用歐盟所謂的“反脅迫”機制來對付美國。
但同時,意大利、愛爾蘭和立陶宛等國則呼吁謹慎使用該機制,擔憂此舉會遭到美國更嚴厲的反制措施。據愛爾蘭外交部長西蒙·哈里斯稱,他認為,“大多數人的觀點肯定不是在此時采取反脅迫手段”。
馬克龍呼吁企業暫停對美投資,使用“反脅迫”機制反制(視頻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在貿易和安全問題上對歐盟采取強硬立場后,不少人認為,這將為改善歐盟與中國關系提供一個機會。但截至目前,歐盟對中國的態度依舊別扭。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與經濟安全事務的副總干事瑪麗亞·馬丁-普拉特上個月曾回應表示,這種想法“非常引人注目,但過于簡單化”。她還說:“我們將面臨這樣一種非常嚴重的經濟分裂,以至于你將在不同的領域談論不同的幾何圖形。”
更諷刺的是,共同遭遇美國關稅和安全威脅的加拿大和歐洲國家,為討好美國,反復打出“中國牌”。歐盟外長卡拉斯多次聲稱,美歐間貿易戰“會讓中國受益”。在3月末的七國集團(G7)峰會上,G7外長在聲明中對南海、臺海等事務指手畫腳,甚至未提“一個中國”。
“西方國家這個時候打‘中國牌’討好美國,還有用嗎?”3月27日,香港《南華早報》刊文問道。
對此,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成昊表示,如果歐洲認為打“中國牌”,西方內部矛盾就能得到緩解,那么它們的看法就“過于樂觀和簡單”了。“也許有一天美國可能會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中國,但前提是歐洲必須在經濟和貿易問題上對美國做出巨大讓步。”
事實證明,歐洲打“中國牌”似乎也并未成功討好美國。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簽署兩項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對歐盟征收的稅率為20%。
7日,歐盟成員國在盧森堡舉行美國宣布“對等關稅”以來首次全體會議。歐盟委員會當天向成員國提議,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征收25%的關稅,并提議歐美互免工業品關稅,相關關稅措施預計于4月15日起生效,但大部分關稅預計5月中旬才開始征收。歐盟成員國將于9日就該提議進行表決。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表示,此次反制針對的美國商品價值將低于最初的280億美元,歐盟仍希望與美方談判取消關稅,但也準備好動用一切反制手段。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歐盟隨時準備與美國談判,但也準備通過反制措施作出回應。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透露,被列入25%關稅清單的美國產品包括大豆、甜玉米、大米、杏仁、橙汁、蔓越莓、煙草、鐵、鋼、鋁、某些類型船只、紡織品及某些衣物,以及各類化妝品。受影響的美國出口總額將達221億歐元,這比最初計劃的規模要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