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開始,金價一路飆升,投資者的熱情隨之高漲。趁此熱度,一些電詐分子也蠢蠢欲動,一種瞄準“黃金”投資的“新變種”騙局粉墨登場。(4月7日)記者獲悉,寶應的陳女士就著了道,損失了30多萬!
去年8月,陳女士在某短視頻平臺看到一則投資理財的廣告,隨即點擊廣告中的鏈接,進入了一個“黃金投資理財”的網站。之后,一名“客服”就聯系了陳女士,聲稱該網站有投資黃金的項目,只要購得同等價格的黃金,就能獲得相應的賬戶積分,兌付高收益,且風險很小。
陳女士介紹說:“比如我買一萬塊錢黃金,拍照后郵寄到指定地點,賬戶上就會出現相應10000的積分。這個積分跟人民幣是對等的,每天國際金價上漲,這個數字就可往上翻。客服說看到收益不錯可以繼續放著看漲,覺得收益不行或者不想繼續投了,隨時提現到銀行卡,基本上沒有風險。”
第二天,陳女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金店購買了5000元的黃金飾品。之后她根據“客服”要求,將黃金拍照上傳給對方,并郵寄到指定地點,隨即她在該理財網站上的積分就變成了5000分,這時“客服”又發來信息,稱當天國際金價上漲,陳女士的積分由5000分變成了10000分。
陳女士說:“相當于5000塊錢變成了10000塊錢,我開始不太相信,還提現了1000元,確實可以到賬。”
嘗到甜頭后,陳女士又接連購買了30多萬元的黃金飾品、金條,繼續拍照、郵寄。然而,當陳女士的虛擬賬戶達到40萬分時,她提不了現了!“40萬積分相當于40萬元錢,我想收益不錯,想全部提現,結果怎么都提不了,而且我退出之后網站就再也打不開了。”
30多萬元被套,陳女士如夢初醒,立馬報警。寶應警方偵查發現:這就是“郵寄黃金”的新型電詐騙局,只不過換了一套“馬甲”。那么陳女士購買的黃金究竟去了哪里?電詐分子又是如何斂財的呢?
民警根據陳女士提供的信息循線追蹤,發現30多萬元的黃金寄到指定地點后,立即被人取走。警方摸排蹲點,將取快遞的房某、張某、姜某和王某等四人抓獲。據交代,這四人通過非法網站與上游的電詐分子取得聯系,充當“工具人”,代為收取被害人寄交的黃金,之后將黃金賣給收購商陳某,所得的錢款再換成虛擬貨幣交給上線,轉移變現。
寶應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程亞男介紹:“本案中有兩名被告人,會到指定的快遞點或快遞站收取黃金快遞。之后會找一個隱蔽的地方進行一個驗真偽的過程,之后會找到另外兩名被告人,去對黃金進行售賣。”
經查,房某等人將黃金變現轉移資金后,上游電詐分子都會給與一定好處費。2024年8月至9月期間,房某等人在揚州寶應、鹽城金湖、宿遷沭陽等地快遞點,收取多名被害人寄交的黃金快遞件,轉移違法犯罪所得107萬元。
寶應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程亞男表示:“上線詐騙分子承諾他們每克8元的好處費,一共售賣了1800克的黃金,被告人從這個案件里面獲利1.5萬元。”
今年3月,由寶應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判處房某、陳某等人十個月至三年兩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檢察機關表示,所謂的“黃金投資理財”網站,是電詐分子炮制的假網站,就是個陷阱。因此,市民千萬不要輕信網上刷單返利、網絡投資賺錢等說辭,如遇到要求使用快遞、網約車進行現金、黃金等寄送的,應果斷拒絕并向警方舉報,以防上當受騙。
來源: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