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資料改編創作,情節均為虛構故事,所有人物、地點和事件均為藝術加工,與現實無關。
圖片非真實畫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老王,我沒別的意思,就是想問問……您身體還行吧?”
大媽劉玉蘭新婚當晚,終于忍不住開口了。
她從沒想過,自己在50歲還能遇到一位文化層次比她高得多的“男教授”。
然而,新婚當天,面對58歲的王教授,她的話讓氣氛一度變得微妙起來。
那一瞬間,王教授的臉色變了,隨即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容。
誰也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句話,徹底讓劉玉蘭啞口無言……
劉玉蘭,一位年屆五十的農村婦女,在時光的長河中,她的故事宛如一首質樸而又略帶滄桑的民謠。
年輕時,她可是村里艷壓群芳的美人,那眉眼間與生俱來的英氣,為她的美貌添了幾分別樣的韻味。
身材更是修長勻稱,走在村里的小道上,總能吸引不少目光。
即便歲月如刀,悄然在她身上留下痕跡,可她憑借著勤勞的生活習慣,身材依舊保持得相當不錯。
加之天生的白皙膚色,哪怕只是穿上一身質樸的碎花裙,也難掩那從骨子里透出來的 “風韻猶存”。
她的人生之路,說不上波瀾壯闊,卻也充滿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年輕時,她嫁給了一個本本分分的男人,日子過得平淡如水。沒享受過榮華富貴,卻也未曾遭受過重大磨難,就這般不溫不火地度過了許多年。
然而,命運的轉折總是來得猝不及防,前幾年,丈夫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她獨自守著家中的兩畝薄田。
劉玉蘭向來不怕辛苦,田間勞作對她而言,不過是生活的常態。
但寂靜的夜晚,空蕩蕩的屋子,那深入骨髓的孤單卻如影隨形。
兒子在遙遠的外地成家立業,為了生活奔波忙碌,平日里打來電話的次數,用手指頭都能數得過來。
日復一日,在田間地頭的忙碌中,一種難以言喻的空虛在她心底慢慢滋生,如同荒草叢生的花園,雜亂而又荒蕪。
鄰居大嬸是個熱心腸,平日里就對劉玉蘭的遭遇頗為同情。
這天,大嬸又來找劉玉蘭嘮嗑,看著她孤孤單單的模樣,忍不住勸道:“玉蘭啊,你瞅瞅你,才五十歲呢,往后的日子還長著呢。這時候找個老伴兒,真不丟人。咱這年紀,就圖個身邊有人說說話,能陪著過日子。你一個人,太苦了。”
這話就像一把鑰匙,輕輕打開了劉玉蘭心中那扇緊閉已久的門。
其實,她又何嘗沒有想過再找個人陪伴呢?
只是,她的心里滿是顧慮。她暗自思忖,自己都這把年紀了,能找個啥樣的呢?
自身條件普普通通,又沒多少文化,也不敢有太高的要求,只盼著能尋得一個老實本分的人,相互扶持著度過余生就好。
誰能想到,僅僅過了幾天,鄰居大嬸就風風火火地跑來,興奮地告訴劉玉蘭,給她張羅了一個對象。大嬸眉飛色舞地描述著:“玉蘭啊,這次可不得了,對方是從城里來的‘王教授’,五十八歲,退休前可是大學老師呢。老伴兒走了之后,一直一個人過,就想找個性格好的女人搭伙過日子。”
劉玉蘭一聽 “教授” 兩個字,心里猛地一緊,像是被什么東西狠狠撞了一下。
她下意識地連連擺手,臉上滿是驚慌與不自信,說道:“這可不行,人家是教授,學問那么高,咱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人家咋能看得上我呢?”
鄰居大嬸卻不依不饒,伸手拍了拍劉玉蘭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玉蘭,你咋就對自己這么沒信心呢?人家王教授說了,不挑這些。你可千萬別自己看低了自己,先去見見,說不定就成了呢!” 在鄰居大嬸的再三堅持下,劉玉蘭雖然滿心忐忑,但也實在拗不過,只好硬著頭皮答應去相親。
相親那天,劉玉蘭早早地起了床,在衣柜里翻來翻去,最終找出了自己最好的一件碎花裙。
她站在鏡子前,仔細地整理著頭發,盡管手微微顫抖,心里緊張得如同揣了一只小兔子,上躥下跳。相親地點定在了縣城的一家小茶館,劉玉蘭一路上都在不停地深呼吸,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她緩緩推開茶館的門,眼睛下意識地在店內搜索著。
很快,她便看到了那個坐在角落里的男人。
只見他身著筆挺的西裝,頭發一絲不亂地梳著,一副金絲邊眼鏡架在鼻梁上,手里還捧著一本書,正靜靜地閱讀著。
劉玉蘭的心跳陡然加快,她在心里暗暗驚呼:這就是王教授?看著眼前這個渾身散發著儒雅氣質的男人,劉玉蘭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原本就不自信的她,此刻心里更是一點兒底都沒有了。
“您…… 您好,我是劉玉蘭。” 她的聲音微微顫抖,帶著幾分局促與緊張,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打了個招呼。
王教授聽到聲音,緩緩抬起頭,臉上露出一個溫和而又親切的笑容,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劉女士您好,請坐。”
劉玉蘭小心翼翼地坐下,眼睛卻忍不住偷偷打量著王教授。王教授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幾歲,臉上帶著濃厚的書卷氣,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一股 “文化人” 特有的優雅與從容。
這讓劉玉蘭心中既滿是羨慕,又隱隱有些自慚形穢,覺得自己與眼前的男人仿佛來自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然而,王教授似乎察覺到了劉玉蘭的緊張與拘謹,主動打開了話匣子,開始詢問起她的生活。
他的眼神專注而真誠,對劉玉蘭的每一個回答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劉玉蘭一開始還只是簡單地回應著,聲音小小的,雙手不自覺地揪著衣角。
但隨著交談的深入,王教授那溫和的態度、幽默的話語,就像春日里的暖陽,一點點驅散了她心中的陰霾與緊張。
她漸漸放松了緊繃的神經,話也多了起來,臉上也時不時地露出笑容。
王教授還夸她是個勤快人,說:“劉女士這樣會過日子的女人,現在可不多了。”
這一句夸獎讓玉蘭的臉頓時紅了起來,心里生出幾分歡喜。
一場相親結束,玉蘭回到家,心里五味雜陳。
她從沒想過自己還能遇到這樣的男人,既有文化又懂禮貌,但也正因為如此,她更加覺得不敢奢望。
鄰居卻笑著打趣:“你想那么多干啥?王教授看你可是真心的,問了我好幾次你的情況呢!”
不久后,王教授主動提親,說希望兩人盡快結婚,安穩過日子。
玉蘭心里高興,可又怕自己配不上他,直到婚禮當天,她才徹底相信,自己真的可以開啟一段新生活。
婚禮簡單卻熱鬧,王教授對婚宴的每個細節都特別上心,顯得非常體貼。
這讓劉玉蘭心里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晚上,婚宴結束后,劉玉蘭和王教授回到新房。
她換了一身舒適的居家衣服,盤起的頭發也隨意散了下來,整個人少了幾分拘謹,卻多了幾分隨性之美。
二人坐在床邊,玉蘭忍不住試探著問道:“老王啊,您平時身體還好吧?”
王教授聞言微微一愣,隨即笑了起來:“玉蘭,您這是關心我,還是考驗我呢?”
“我……我沒別的意思,就是問問。”劉玉蘭低下頭,耳根泛紅。
王教授沉默了一會兒,忽然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玉蘭,我身體行不行,現在試試不就知道了?”
玉蘭愣了一下,還沒來得及接話,王教授卻站起身,慢條斯理地解開了襯衫紐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