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4月7日,在山東省鄄城縣鳳凰鎮大周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家庭站里,每周一次的“馬扎小課堂”如約而至。這一次,包村干部王斌與十余名村民圍坐在一起,大家邊拉家常邊記錄著各自的意見建議,氣氛溫馨而熱烈。
“村里道路硬化后,確實方便了我們出行,但晚上黑漆漆的,能不能增設一些路燈?”村民任繼林首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樣的場景,在鳳凰鎮的各個村莊幾乎每周都在上演。鳳凰鎮依托“馬扎小課堂”“新時代文明實踐家庭站”等微平臺,創新性地組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與村民面對面交流,收集民情民意。這種接地氣的做法,讓村民們的意見和建議有了更直接的反映渠道。
在大周寺村,村民們提出的增設路燈的建議,很快就被包村干部王斌記錄在了筆記本上。他深知,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直接關系到村民們的日常生活質量。于是,他迅速將這些問題反饋給了鎮里,并積極參與制定了整改方案。
經過鎮村聯動,大周寺村很快就開始了路燈安裝。村民們看到,一盞盞嶄新的路燈在村道兩旁亮起,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喜悅。
“以前我們反映問題,總是覺得找不到門路。現在好了,‘馬扎小課堂’讓我們有了直接和干部交流的機會,問題也能得到及時解決。”大周寺村村民任士光感慨地說。
在鳳凰鎮許集村,“馬扎小課堂”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村民吳鳳彪在座談中反映:“村西南頭的生產路因雨水沖刷,路面坑洼,農用機械進出都打滑。”包村干部張國輝當場與村"兩委"成員趕赴現場勘察,發現200余米道路損毀嚴重,立即組織挖掘機和壓路機進場施工。經過搶修,很快夯實了路基、鋪平了路面。
據統計,自“馬扎小課堂”開展以來,鳳凰鎮已經收集到了群眾反映的飲水安全、道路硬化等30余項共性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鎮里制定了詳細的整改方案,并通過“問題銷號清單”進行跟蹤督辦,確保每一個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
鳳凰鎮黨委副書記王常賀表示:“‘馬扎小課堂’不僅是一個收集民情民意的平臺,更是一個連接干部群眾的橋梁。我們將繼續深化這一做法,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馬小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