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軍的六大集群中,原本東部集群是最不顯眼的,因為這個集群主要以東部軍區所轄部隊為基干組成,編制雖然不少,但兵力不充實,武器也最差,開戰初期的一系列仗也沒打好,可以說要功勞沒多少,只能算苦勞的時候湊一點了。
甚至到2023年時,東部集群都還是比較“狼狽”的,年初猛攻弗勒達落得了慘敗而歸,年中抵御烏軍反攻,雖然初期打得不錯,但后續丟掉的村莊卻是最多的(9個)。
不過到俄軍重新轉入進攻后,東部集群經歷了2023年秋冬到2024年春夏的苦戰,戰斗力被磨煉出來不少。
而且俄軍大量征召志愿兵以偏遠地區為主,東部集群的兵源地大都為苦寒之地,所以在兵力充實后集聚了一大批好勇斗狠的邊地兵員。
因此到2024年秋再戰弗勒達時,擁有充實部隊、敢戰兵員,并采用新戰術的東部集群終于攻下了這座堅城,將烏軍的南線柱石——第72摩步旅(超大號加強旅)徹底打殘。
自弗勒達獲勝之后,東部集群一發不可收拾,猛攻烏軍的南頓戰線,不僅將當年烏軍大反攻丟失的地盤全部打了回來,還把烏軍當年的進攻出發地——大諾沃西爾卡也成功占領。
此外,東部集群還從弗勒達向前猛推30公里,吃下了大片區域,并為南部集群占領庫拉霍沃提供了有力的側翼支持。
而在將大諾沃西爾卡占領并將庫拉霍沃西的突出部消除后,東部集群繼續向前推進,又將戰線前推5到10公里。
隨著東部集群的推進,該部距離一處極為重要的資源地,就很近了——位于舍甫琴科村東的千萬噸級鋰礦石儲藏帶。
在這里我們有必要對之前一些媒體的報道做一個“修正”,因為此前有媒體,甚至包括俄羅斯方面的媒體都稱,舍甫琴科鋰礦帶已經被俄軍占領。
但實際上舍甫琴科是當地的常用地名,僅相關戰區就有紅軍城南的舍甫琴科、庫拉霍沃西的舍甫琴科,以及大諾沃西爾卡西北的舍甫琴科三處。
此前媒體誤以為鋰礦帶是在庫拉霍沃西的舍甫琴科,但實際上這個鋰礦帶是在大諾沃西爾卡這邊的舍甫琴科,俄軍當然是沒有占領的。
不過當俄軍從大諾沃西爾卡向外推進,尤其是占領了布拉茨克村后,可以說距離鋰礦帶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而在俄軍最近的進攻中,第57摩步旅的突擊隊開始自布拉茨克村向舍甫琴科村方向沖擊,又將戰線推進了幾公里。
這個第57摩步旅隸屬于第5集團軍,不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獨立行動,比如在阿特木斯克戰役時期,這支部隊就脫離東部集群,駐防在阿城以南的運河線上。
而在弗勒達戰役時,該部又配屬給了第29集團軍,在弗勒達城東方向作戰(第5集團軍本部一直在大諾沃西爾卡方向)。
到弗勒達解決后,第57摩步旅歸建,并參與了從大諾沃西爾卡對外的攻勢。
由于此前烏軍的主要機動部隊都集中在紅軍城、庫爾斯克,在南頓方向的精銳不多,所以這邊的守軍質量不佳。
俄軍在扎波羅熱方向發動攻勢后,又從此線分走了一部分預備隊。
目前南頓接觸線上的烏控村莊,基本上小的村子就是一個連在守,稍大點的是兩個連,守軍主要在村內,一部以班組為單位分布在周圍的林線陣地。
僅靠這些部隊防御肯定不行,烏軍會在村莊之前的野地布置雷區,待俄軍車隊沖鋒時,在雷區地帶結合無人機和炮兵,盡量給俄軍以殺傷。
包括俄軍沖入定居點之后,因為以現在的進攻作戰樣式,突擊隊兵力不會太多,烏軍守軍會與俄軍進行近距離戰斗;照樣主要使用后方炮兵和無人機,對來外的俄軍車隊與步兵實施打擊。
直到村莊實在守不住了,那就在下一線的村子組織布防,俄軍則在這里插旗占領。
對于一般的村子,烏軍比較少會派出預備隊增援或者反擊,不過當下的這個舍甫琴科村不屬于一般村莊。
因為這個村子東邊的鋰礦區關系重大,而舍甫琴科村本身戰前人口有1200人,不屬于體量太小的村子,估計烏軍在該村及外圍會有一個加強營的守軍,而且很可能會調預備隊增援并反擊。
因此現在俄軍第57摩步旅的突擊隊占領礦區表面肯定是無法穩控的,必須還要進一步向西占領定居點,否則突擊隊在野地遭到烏軍無人機和炮火的持續打擊,這就太受傷了。
所以接下來主要看舍甫琴科定居點的交戰狀況如何了,如果俄軍能成功拿下這里,將會是又一場重要的戰術性勝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