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皮蛋,大家想到的第一個標簽就是——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黑暗料理”,網上甚至還有不少外國人挑戰試吃皮蛋。
圖源:某社交平臺
其實不只外國人,中國人對它的評價也很兩極分化:盡管有些人熱衷于辣椒拌皮蛋,但還有些人始終覺得它重金屬超標......
圖源:某社交平臺
其實,皮蛋并沒有像大家想的那么“黑暗”,反而還是減脂期的神仙美味。
皮蛋鉛超標?現代工藝不用擔心
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質疑皮蛋“鉛超標”。其實,“皮蛋含鉛高”的說法都是老黃歷了,現代工藝生產的皮蛋不用太擔心這個問題。
傳統的皮蛋通常以鮮鴨蛋為原料,用水、黃丹粉、純堿、生石灰、食鹽、紅茶末和柏樹枝等配制料液腌制加工制成。其中黃丹粉為氧化鉛化合物,是造成皮蛋鉛含量超標的“罪魁禍首”。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鉛屬于重金屬,進入人體后很難排出,長期攝入會在體內不斷蓄積,對神經、心血管、骨骼以及肝、腎等產生持續危害。為了避免這些危害,現代工藝生產的皮蛋,整個生產過程都不添加含鉛的物質,而是用硫酸銅、硫酸鋅等代替了含鉛物質。并且,我國 GB 2762-202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規定,皮蛋含鉛量不得超過 0.2 毫克/千克。
2024 年一篇發表在《現代食品》上的文獻顯示,有研究人員對重慶市永川區地產皮蛋的重金屬含量進行了調查,從永川區下轄 15 個鎮、7 個街道隨機抽取共 200 批次地產皮蛋進行檢測分析。
結果顯示:200 批次樣品中,只有 11 批次含有重金屬鉛,含量為 0.005~0.029 毫克/千克,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對鉛的限量要求[2]。并且,這個鉛含量和我們日常吃的食用菌類(0.13 毫克/千克)、蛋類(0.11 毫克/千克)、魚蝦蟹貝類(0.08 毫克/千克)相差不大[3]。
所以,現在大多數的皮蛋采用的是無鉛工藝,雖然不代表完全不含鉛,但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就已經很低了(不建議購買散裝皮蛋),可以放心吃。
皮蛋黑斑多≠不安全
既然制作工藝沒有問題,那皮蛋上的黑斑是怎么來的呢?是不是蛋殼上的黑斑多的,就代表這顆蛋不安全呢?
其實,皮蛋蛋殼上有黑斑是很正常的現象。皮蛋殼上黑斑點的數量與皮蛋腌制銅鹽添加量、腌制溫度、腌制時間及料液中 CaO 含量等成正相關[5]。有黑斑的皮蛋往往細菌總數更低、貯藏期更長[6]。
簡單來說,這些黑斑就是食品加工助劑(現代工藝一般為硫酸銅)與蛋內硫化物發生化學反應后,在蛋殼表面形成的一些黑色沉淀物。
它們其實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在皮蛋腌制后期,可以堵塞蛋殼的氣孔、蛋膜的網孔及腐蝕孔,從而調節皮蛋內堿的滲透及含量,阻擋微生物的進入[4]。這樣能夠有效限制加工后期堿過量滲入蛋內,避免堿傷、爛頭現象,保證皮蛋能夠順利轉色成熟。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有研究人員對皮蛋黑斑的成分進行過檢測,結果顯示黑斑點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亞銅。鮮鴨蛋在腌制過程中,隨著浸漬時間的延長,斑點顏色越深,銅的含量也會越高[4]。
不過,并不需要擔心。因為還有研究顯示,雖然表面黑斑嚴重的皮蛋其中銅離子濃度更高[4],但皮蛋去皮后的可食用部分銅含量并不高,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在對重慶市永川地產皮蛋中鉛含量進行檢測的同時,研究人員也檢測了銅含量,發現永川地產皮蛋中銅含量約為 1.1 毫克/千克(計算下來 1 個皮蛋約 0.07 毫克)[2]。
而且,銅屬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2023 版》中建議一般成年人銅的推薦攝入量為 0.8 毫克/天,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 8 毫克/天[7]。即便每天吃 6 個皮蛋,攝入的銅也就 0.42 毫克,遠低于可耐受最高攝入量,何況大部分人一天也不會吃這么多皮蛋。
有人說吃皮蛋要挑沒有黑斑的,其實也不是的。一篇發表在《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上的研究中提到:有少量黑斑點皮蛋(鴨蛋)的蛋殼容易剝離,蛋白呈現半透明的茶棕褐色、彈性較好;蛋黃外層茶綠色,內層深綠色,色層明顯;口感上具有皮蛋特有的味道,有清涼感,幾乎沒有堿味,而有較多黑色大斑點的皮蛋大多有堿味[6]。
因此在挑選皮蛋時,大家的最佳選擇是帶有少量黑色小斑點的皮蛋。
蛋白含量高,很適合減脂期食用
別看皮蛋黑不溜秋的,其實皮蛋的主要營養成分與平時吃的鴨蛋、雞蛋差不多。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質(在堿性條件下降解為小分子肽和游離氨基酸,更利于吸收),屬于高蛋白食物,還富含鈣、磷、鎂、鋅、硒等營養。
圖源:作者做的
因此,吃膩了雞蛋的減脂人士,真的可以試試它,涼拌皮蛋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此外,因為制作工藝中加入了堿,在高 pH 值和金屬離子濃度下,皮蛋中的維生素 B1、維生素 B2 會被破壞,且鈉含量會偏高。但如果合理利用皮蛋,倒是有助于控血壓。比如用皮蛋做菜肴的時候可以不放鹽,比起用鮮蛋炒菜手動加鹽或許更有利于減少鹽的攝入。
不過,美味的皮蛋并非適合所有人,像兒童、孕婦、哺乳期媽媽等特殊人群應謹慎食用。
最后需要提醒一點:生皮蛋可能攜帶沙門氏菌,食用后有誘發食物中毒的風險[10],所以皮蛋不建議扒皮后直接生吃,即便是涼拌皮蛋也要先把蛋煮/蒸熟。最近就有新聞報道,“四川一夫妻倆因吃了涼拌皮蛋,上吐下瀉、高燒腹痛,最后查出是皮蛋引起的沙門氏菌感染,住院6天。”
圖片來源于網絡
嗯……你是不是也覺得這個建議有點“超出自己的理解范疇”,畢竟“自己吃了這么多年生皮蛋也沒遇到過問題”??破兆髡咴茻o心曾在采訪中解釋過:“腌制皮蛋時,腌制環境的 pH 值通常會升到 9 以上,甚至達到 10 左右,再加上長時間腌制,高堿環境能讓細菌“寸步難行”,即便作為皮蛋原料的鴨蛋中真的含有少量沙門氏菌,在強堿環境中也會慢慢失活”。確實,皮蛋引發沙門氏菌感染是小概率事件,但煮過后再食用會更加保險。
參考文獻
[1]周黎,王蓉蓉,劉瑋,等.皮蛋加工及食用安全性研究[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32(06):5-8.
[2]楊針,黎姝蔓,彭術,等.重慶市永川區地產皮蛋中重金屬含量調查與評價[J].現代食品,2024,30(03):207-211+223.DOI:10.16736/j.cnki.cn41-1434/ts.2024.03.053.
[3]李明璐,秦周,余勇,李依玲,劉佳琳,王彝白納,黃嬌,魏晟.中國成人經膳食攝入鉛的風險評估[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22,26(7):862-868
[4]孫靜,皮勁松,潘愛鑾,等.皮蛋殼斑點成分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22):5478-5482+5503.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2.038.
[5]皮蛋黑斑成分分析與控制[C]//中國畜牧業協會.第六屆(2015)中國水禽發展大會論文匯編.湖北省農業科學院;2015:301.
[6]孫靜,楊雪,彭旭,梁振華,楊華,盧立志,曾濤,杜金平.不同蛋殼外觀皮蛋的內部品質與銅含量的比較[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23,14(11):255-262
[7]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8
[8]楊月欣.中國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冊[M].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9
[9]任蘭,陳諏.鉛對孕婦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職業與健康,2017,33(11):1568-1572
[10]楊小蓉,李莉,顏雯雯,等.沙門菌在皮蛋中的定量生長狀況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5,31(08):592-594.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審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博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策劃丨一諾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林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