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人工智能+”高質量就業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明確2025-2027年期間,聚焦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通過強化技能培訓、崗位挖潛、創業扶持等五大措施,年均開展人工智能應用培訓5萬人以上,開發就業崗位6萬個以上,促進不少于4萬人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就業創業,著力構建“人機協同”就業新生態。
《計劃》提出,針對人工智能產業人才缺口,將依托大象融媒等省管國企及社會組織技術優勢,構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應用為核心的培訓課程體系。值得關注的是,AIGC培訓正式納入職業培訓補貼范圍,按不同證書類型給予700元至5000元不等補貼,企業職工培訓亦享受政策支持。這一舉措旨在通過“訂單式”培訓,快速填補算法模型研發、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緊缺人才缺口,從供給側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
在崗位開發方面,河南將依托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及行業協會,建立全省人工智能高質量就業崗位資源庫,定期發布人才需求預測和崗位信息,推動“技術擴散 - 產業升級 - 崗位新生”鏈條聯動。同時,聚焦“人機協同”新型就業形態,重點挖掘管理、技術、研發及輔助類崗位,為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精準推送崗位信息,助力人崗匹配效率提升。
《計劃》強調發揮“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平臺作用,重點引進算法模型研發、人工智能安全等領域的高端團隊和技能融合型人才,帶動創業創新。各級創業孵化載體將放寬高校畢業生入駐條件,提供創業培訓、擔保貸款、一次性補貼等“一站式”服務,構建“政產學研金”協同的創業生態,培育壯大人工智能領域市場主體。
就業見習與實訓體系同步升級,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設立見習基地,開發技術類、研發類等優質見習崗位,符合條件的單位可獲見習補貼及基地獎補。針對青年群體,開展“AI 實訓+職業體驗”活動,包括企業參觀、跟崗鍛煉等,提升求職能力。公共就業服務方面,將常態化舉辦線上線下專場招聘,啟動“AIGC直通車進高校”活動,并通過媒體宣傳、競賽活動等營造AI就業良好氛圍。
為應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就業結構沖擊,《計劃》要求加強重點企業用工監測,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探索靈活就業保障制度,維護勞動者權益。政策保障上,明確初級工至高級技師的培訓補貼標準,并支持通過項目制購買培訓服務,統籌人才與就業政策形成合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