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劉姚堯)4月8日,記者從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2024年,商洛市新增市場經營主體1.97萬戶,同比增長5.69%,增速居陜西省第一。
商洛市細化《營商環境突破年實施方案》舉措39條,實施“一網通辦”,推出登記注冊名稱自主申報、經營范圍模塊化選擇、經營地址承諾制等便利舉措,優流程、減資料、提效能,市場主體網辦率達95%以上。健全完善便捷退出制度,出臺《商洛市吊銷未注銷企業強制注銷實施方案》,退出公示時間由45天壓縮至20天,分期分批對全市4599戶“僵尸企業”依法依規開展強制注銷,有效降低執法成本。同時,開展深化容缺受理改革試點工作,將受理事項拓展到特種設備、計量認證、質量、醫療器械、藥品連鎖經營及外資登記等六個領域。累計辦理“容缺”行政許可事項85件次,實施不見面審批65次。
商洛市建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機構12個,為企業提供質量管理、計量、標準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綜合服務655個,服務企業1200家次,解決技術難題379個,為企業節省費用412萬元。鎮安縣“有機認證助推生態產品增值溢價”案例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全面推進標準化示范區創建,突出地方特色,先后發布農業、服務業、社會治理等市級地方標準23項。同時,梳理盤活存量專利190件,辦理專利質押融資400萬元。“鎮安縣象園茶”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15條措施,以“分類幫扶、激發活力、服務發展”為主題,開展線上線下宣傳活動498場次,發放資料15000余份,收集意見建議298條,協助解決問題訴求和實際困難178個;實施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階梯培育,認定全市首批“名特優新”個體工商戶20戶,開展“個轉企”72戶。
商洛市推進構建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有機統一的監管體系。持續開展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檢查,將差異化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機結合。提高監管精準性,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經營的干擾,助力市場主體“減負增信”。對377起案件實施免予處罰或減輕處罰,激勵市場主體自我糾錯,輕裝前行,推動行政執法達到政治效果、紀法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狠抓食品、藥品、質量、特種設備等“三品一特”安全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查辦各類案件1617件,商洛市市場監管領域未發生重大安全事件。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