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大戰是特朗普意圖重構全球秩序的最不具風險的武器
特朗普近期對于全球關稅的調整,絕非僅僅是一次貿易戰火的燃起,更是重塑國際關系格局的一大步。美國在2025年將面臨約9.2萬億美元的國債到期,亟須通過降低國債收益率并縮減財政赤字來擴大財政操作空間。提高關稅能夠制造不確定性,引導資金離開股市流入國債市場,從而壓低國債利率。這種“自我出血式”降溫手法雖帶來短暫的價格壓力,長期卻有望減少數千億美元的財務成本,為后續財政運作鋪平道路。
同時,美國政府通過對內節流及對外重新談判,力求達成“3%通脹率、3%經濟增長率、3%預算赤字率”的三重目標。加征關稅不僅能使進口產品變得更加昂貴,從而為美國本土工業留出生存和擴張的空間,還能為財政部在各類支出縮減間尋求周轉余地。然而,這一操作也存在風險:若國內產業升級與國際供應鏈調整速度不足,通脹可能再次飆升,引發美聯儲被迫加息,干擾整體經濟戰略。
透過關稅這一“硬性武器”,特朗普政府正試圖為美國重置盟友關系,并為全球秩序的再平衡創造談判籌碼。與“美國第一”理念相呼應的全球布局,使關稅成為其推動多方重新洗牌的杠桿。盡管履行這些政策過程艱險,也仍是特朗普政府所能掌握的最“安全”的宏大戰略手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