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4月的鎮江南山文苑景區游人如織,大多是為了牡丹而來。此時正是牡丹花期,尤其是學林軒的百年牡丹,復壯之后更為艷麗。
清明假期雖已結束,文苑景區內依舊人聲鼎沸,東南西北每個角落,有花的地方就有游人。三五成群的隊伍中,有人舉著長焦相機,有人拿著手機,還有的則架起自拍架,只為一拍牡丹芳容或與牡丹合影。而嬌艷綻放的牡丹花也很是“賞臉”,從嫩粉到艷紅,從純白到鮮紫,或素潔淡雅,或端莊高貴,在濃濃春色中上演國色天香的一幕。
要問苑內何處牡丹最美,非學林軒的百年牡丹莫屬。走近學林軒,一簇簇被木柵欄圍著的粉中冠很是奪目,140多年的歷史讓它成了整個院中明星。層層疊疊的粉色花瓣如云如霞,溫柔嬌嫩又不失細膩華麗。在它的周圍,十幾株葛巾紫爭奇斗艷,萬綠叢中,粉粉紫紫,每一朵都秀麗出挑。
百年牡丹前,有一塊刻著“遷移史”的石碑,記載著它們的“來時路”。百年牡丹最開始由本地居民蔣克紹的祖父所植。在戰爭期間,蔣宅曾遭兵燹,所幸牡丹猶存,蔣氏全家視作珍寶,通過精心培植換得枝繁葉茂。后來因蔣家舊宅拆遷,2001年11月,蔣克紹將這株百年牡丹捐出,移植在文苑內生長至今。
此前,這株百年牡丹部分葉片變黃呈焦枯狀,經專家會診,判斷為根施腐熟肥過于集中且靠根系過近,造成部分“燒根”現象。后經剪除病枝、噴施殺菌劑,將表層至根頸部的土壤移除,降低花池磚塊高度,促進根系排水透氣等一系列救治和精心呵護,百年牡丹再度煥發生機。
“牡丹開花最怕水,一沾水,花瓣馬上起皺,過兩天就會凋謝。”現場工作人員提醒,希望大家賞花拍照時,不要為了追求晶瑩欲滴的效果,把水灑到花瓣上,同時做到文明有序賞花,不攀折花木,不踐踏花草。(紀安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