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交易或將成為中國創新藥企國際化進程中的經典案例,但同時也暗含了公司在研發投入、風險把控與價值兌現間的深層博弈。
2025年4月7日,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600276.SH,以下簡稱:恒瑞醫藥)公眾號發布消息,公司與德國上市企業默克集團(Merck KGaA,以下簡稱:默克)達成輔助生殖領域戰略合作,其中的一項關鍵協議,是關于口服GnRH受體拮抗劑SHR7280的商業化授權。
圖片來源:恒瑞醫藥公眾號
此番合作,讓本土創新藥企又一次站上了國際分工的十字路口。恒瑞醫藥對SHR7280的開發尚未完結,而回報包含1500萬歐元首付款、后續里程碑付款、兩位數銷售分成及拓展全球合作的優先談判權,這筆交易或將成為中國創新藥企國際化進程中的經典案例,但同時也暗含了公司在研發投入、風險把控與價值兌現間的深層博弈。
改寫輔助生殖治療史的“口服革命”
作為全球首個進入輔助生殖領域Ⅲ期臨床的口服GnRH受體拮抗劑,SHR7280通過阻斷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受體,精準調控促黃體生成素水平,在控制性超促排卵過程中減少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風險。恒瑞醫藥公告披露,2023年啟動了多中心對照雙盲測試,已于2024年底完成主要研究部分,并正在跟進新生兒研究。而國內暫無獲批上市的類似口服小分子拮抗劑。
根據沙利文數據,中國輔助生殖市場規模早已突破百億級別,且預計可延續增長勢頭,其中促排卵藥物在各類治療藥物中占比最高。當前市場頭部企業之一正是默克,但現有拮抗劑大多為注射劑型。SHR7280的技術突破,是從注射到口服的范式轉換,有望填補口服劑型空白,甚至可能直接顛覆傳統注射給藥方式,將治療依從性提升至新維度,患者無需忍受頻繁皮下注射的痛苦,即可實現更穩定的激素控制。
在鼓勵生育的當下,輔助生殖也有不可替代的社會價值。SHR7280的口服便捷性可降低治療門檻,惠及基層患者,其潛在適應癥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有望覆蓋更廣泛婦科疾病人群,正契合國家的三孩政策與健康中國戰略。
臨床未完成即出售的“精算藝術”
盡管SHR7280已完成臨床試驗的主要研究部分,但安全性驗證及NDA(新藥申請)審批仍存變數。恒瑞醫藥選擇此時授權,實質是以確定性現金流對沖研發不確定性,將后期臨床與商業化風險部分轉移至默克,換取1500萬歐元首付款的即時收益。對比其累計研發投入1.74億元(截至2024年8月),首付款只覆蓋約三分之二的成本,后續里程碑款與分成則可能構成潛在超額收益的機會。
圖片來源:恒瑞醫藥關于SHR7280項目的公告
1500萬歐元首付款,是覆蓋風險的安全墊,雖非恒瑞醫藥特別突出的BD(商務拓展)項目,但考慮到SHR7280尚未獲批,該定價符合臨床后期項目估值慣例(通常為峰值銷售額5%至10%),處于合理區間。
分成機制則是綁定長期價值的“賭注”,兩位數銷售分成,輔以里程碑付款,可能幫助實現超額收益。這種結構也將恒瑞醫藥的收益與默克的商業化能力掛鉤,形成風險共擔機制。
默克作為輔助生殖領域全球龍頭,在中國也已經有90余年發展歷史,目前擁有近4,500名員工,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擁有21家注冊公司,因此國內市場渠道滲透率頗高,且擁有成熟的醫生教育體系與患者管理平臺。對恒瑞醫藥而言,授權默克商業化可避免自建團隊的高昂成本(2024年恒瑞醫藥銷售費用83.36億元,營收占比29.79%),同時借助默克海外網絡獲取優先談判權,為全球拓展預留接口。
自2018年以來,恒瑞醫藥已與全球合作伙伴進行了13筆對外許可交易,涉及16個分子實體,潛在總交易額約為140億美元,首付款總額約為6億美元。其中2023年10月與默克的訂立的關于PARP1抑制劑HRS1167的協議,正是本次合作的前身,交易設計可謂一脈相承。
圖片來源:恒瑞醫藥2024年年報
從優劣對比看戰略重構
關于SHR7280交易的達成,利好維度有三重增益效應。首先是首付款可以使現金流得到優化,緩解研發投入壓力(2024年恒瑞醫藥研發費用65.83億元,營收占比23.52%)。其次將SHR7280項目風險部分轉移,也能聚焦更高潛力管線。同時借助默克渠道,恒瑞醫藥海外收入占比有望從2024年的7.16億元(結構化占比2.56%)進一步提升。
由此帶來的潛在隱憂也是不可忽視的暗礁。若SHR7280備受市場青睞,一躍成為“爆品”藥物,恒瑞醫藥則可能由于收益上限被鎖定,錯失更大自主盈利。同時過度依賴默克,也可能削弱恒瑞醫藥自建商業化能力,影響后續其他產品的議價權。
2024年恒瑞醫藥營收279.85億元,同比上升22.63%,歸母凈利潤63.37億元,同比大漲47.28%。其中創新藥銷售含稅收入達138.92億元,占比幾乎50%,雖然面臨競爭加劇、產品降價及準入難等因素影響,仍然實現了同比30.60%的增長。BD收入(默克1.6億歐元、Kailera 1億美元)貢獻約20億元,直接確認為收入,成為利潤增長關鍵引擎。此次SHR7280交易延續該戰略,印證其“自主創新+授權合作”雙輪模式的可行性。
恒瑞醫藥在年報中表示,公司的管線蓄力也有望在未來三年迎來創新井噴,預計2025-2027年將有47項創新藥/適應癥獲批,包括HER2 ADC、GLP-1等重磅產品。但SHR7280的階段性授權,或反映管線調整的優先級,公司有意將優勢資源集中于更具首創潛力的項目,也即對SHR7280的未來持相對悲觀態度。
同時盡管整體收入和創新藥都增長強勁,但仿制藥的銷售也呈現危機,僅納入集采的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凈、吸入用七氟烷和鹽酸罌粟堿注射液,2024年報告期內銷售額就同比減少8.44億元。如何實現齊頭并進的穩定增長,仍是管理層必修課。
消息發布當日,恒瑞醫藥股價收盤48.70元/股,下跌4.58%,形成長十字,離半年前高點57.53元/股仍存超過15%的差距。受到中美關稅摩擦的不確定性影響,短期內恐仍將承壓。
圖片來源:同花順app
恒瑞醫藥與默克的二次攜手,可以看做是中國創新藥價值獲國際認可的縮影,但也暴露了公司自身的無奈取舍。當1500萬歐元首付款到賬時,恒瑞醫藥收獲的其實是又一張參與全球醫藥產業分工的門票。但這張門票的代價,是將部分管線命運交予他人之手。未來,如何在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間找到動態平衡,如何在國際產業鏈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將決定公司能否從“中國的默克”蛻變為“世界的恒瑞”。
作者 | 魏思
編輯 | 吳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