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動員的時候,哪些人可能會被征召入伍呢?60歲以上的老兵,或者50歲以上的老兵還有機會嗎?這個問題確實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關于戰時征召,我國的《兵役法》、《預備役人員法》、《國防動員法》,甚至《民兵工作條例》都有相關規定。下面我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核心群體方面,《兵役法》其實有明確規定,戰時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可以決定征召36至45周歲的男性公民服現役。這是不是意味著36至45周歲就是絕對的年齡限制呢?并非如此。一般來說,有三類人員是核心的動員群體,此外還有一些特殊專業人才。這三類核心動員群體包括:
1. 未服現役但符合條件的適齡公民。大家都知道,24歲以內是比較適合當兵的年齡范圍,如果符合年齡條件卻沒服過現役,每年符合條件的18周歲以上男性青年都必須進行兵役登記,就是這個道理。
2. 退出現役未滿八年的退役軍人,這里面包含士官和軍官。
3. 編入基干民兵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比如通信、醫療、工程等領域的人員。
特殊專業人才主要存在于預備役人員當中,畢竟預備役人員通常從退役軍人、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中選拔。這些特殊專業人才包括:具備網絡戰、人工智能、航天技術等尖端領域經驗的退役軍人;持有醫療、工程、法律等專業資格證書的地方人員;曾參與過軍事訓練的民兵骨干等。
雖說36至45歲的男性公民是核心動員群體,但在真正打仗的時候,45周歲以上的男性公民和35周歲以上的女性公民,也有可能被納入民兵組織。
那60歲以上的老兵有沒有可能被征召入伍呢?要知道,預備役軍官的最高年齡一般是60歲(校官60歲),所以60歲以上除非是極為稀缺的專業技術人員,像核生化防護、戰略武器維護等領域的,通過戰時特殊征召機制才可能被召回,一般情況下60歲以上就不太會征召了,畢竟還有很多年輕人可以征召。
從現實例子來看,比如俄烏戰爭中,俄羅斯和烏克蘭都多次動員非現役人員參與作戰,將他們征召到現役部隊,而且有些人員訓練時間還不長。所以,剛剛退役不滿八年的人員,把他們征召進來是比較合適的,安排到他們之前服役過的單位和崗位上,能快速發揮作用。
所以我理解,征召優先級方面,肯定是核心動員群體優先,民兵基本屬于最后補充的層次,核心動員群體之后是預備役軍官,再是專業技術人才,最后才是民兵。
目前,我國通過《兵役法》《預備役人員法》以及國防動員相關法規,對戰時征召進行了周全的安排。總之,“若有戰,召必回”是我們退役軍人的本色。大家不僅要有這份決心和勇氣,關鍵還要具備相應的能力。所以退伍回到地方,該鍛煉還是得鍛煉。
大家對此怎么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系作者綜合公開信息分析,只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或者決策建議,個案均為化名。更多政策詳情可咨詢屬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等相關部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