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的張先生是一名程序員,最近半年,他發現自己總在白天莫名其妙地睡著——開會時、吃飯時,甚至有一次在等紅綠燈時突然失去意識,差點摔倒。
他去醫院檢查,被診斷為"發作性睡病",但西藥效果有限,副作用又讓他頭暈惡心。無奈之下,他決定試試中醫。
第一次見他時,他眼皮沉重,說話時幾次差點合上眼。李大夫問他:"除了突然睡著,是不是情緒激動時還會渾身發軟?"
他驚訝地點頭:"是??!有時候大笑或者生氣,腿就突然沒力氣了。"
中醫怎么看發作性睡病?
在中醫理論里,這種病屬于"多寐""嗜臥"的范疇,核心病機是"陽氣不振,痰濕蒙竅"。
陽氣不振:中醫認為,人的清醒狀態依賴陽氣的升發。如果陽氣不足,就像太陽被烏云遮住,人會昏昏沉沉,甚至突然"斷電"。
痰濕蒙竅:長期飲食不節、熬夜傷脾,體內濕氣堆積,就像大腦被一層濕毛巾裹住,讓人昏蒙不清。
張先生的舌苔白厚、脈象濡滑,正是典型的脾虛濕盛、清陽不升。
三味藥,讓他的"清醒開關"重新啟動
針對他的情況,李大夫開了一個簡單但精準的方子:
1. 石菖蒲——"醒神開竅",就像一把小掃帚,把蒙在腦竅的濕濁掃開。
2. 茯苓——健脾祛濕,從根源減少痰濕生成。
3. 炙麻黃(小劑量)——微微升發陽氣,讓身體重新找回"清醒"的節奏。
"這藥會不會很苦?"他皺著眉頭問。李大夫笑了:"比你的黑咖啡好喝點。"
結果怎么樣?
服藥一療程后,他反饋白天犯困的次數減少了,尤其是飯后不再像以前那樣"必須睡10分鐘才能活"。
繼續服用一個療程,他精神明顯好轉:"現在開會能撐完整場了,上周還去爬山,居然沒在半路睡著!"最讓他驚喜的是,大笑時腿軟的次數也少了。
通過一段時間的堅持用藥,他的睡眠-覺醒周期基本恢復正常,雖然偶爾還會犯困,但不再有"突然斷電"的恐懼感。
西醫認為發作性睡病與腦內神經遞質失衡有關,而中醫則從整體調理入手,**健脾祛濕、升發陽氣**,讓人體的"清醒-睡眠"開關回到正軌。
大家有任何睡病方面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約李慧英醫生看診,她會結合大家具體癥狀來辯證調理,相信也會有不錯的結果。
李慧英預約:172-0032-9760(同微信)
了解更多關于發作性睡病的治療,可以關注公眾號:解除嗜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