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問題一直是困擾許多年輕父母的難事,為解決群眾“帶娃難”的普遍困境,康巴什區以創新思維和務實舉措,構建起優質的托育服務體系。
破解“帶娃難”:
托育服務從“稀缺”到“可及”
“以前總擔心孩子沒人帶,現在家門口有了‘萌寶驛站’,真是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居民高青霞的感慨道出了許多年輕家長的心聲。
作為康巴什區重點打造的普惠性托育項目,神華康城社區“萌寶驛站”專門為轄區0-3歲的小朋友提供高品質專業化的托幼服務,同時,針對6至12個月大的嬰幼兒,新增全市首個乳兒班,設立6個托位,填補了全市乳兒班托育的空白。
驛站設有6-12月齡乳兒班,1-2歲托小班,2-3歲托大班,提供全日托、臨時托、計時托等就近就便的普惠托育服務,滿足家長邊帶娃邊工作的需求,成為內蒙古首批15個社區托育服務試點之一。
今年三月底投用的格德熱格“萌寶驛站”作為康巴什區早教中心管理的第二所社區托育點,秉承“一心一意為孩子,以孩子為中心,守護童心,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理念,設置45個托位,讓居民群眾實現帶娃“便利托”。
從“單一照護”到“多元成長”:
讓孩子在自然與舒適中綻放
托育不僅僅是“看孩子”,更是早期教育的重要一環。康巴什區深諳此理,在拓展托育服務的同時,更為孩子創造豐富的成長環境。
明亮整潔的教室、五彩斑斕的藝術展示、體貼入微的硬件設施……走進神華康城社區萌寶驛站,目之所及皆是“小而美”“專而精”。在專業老師的陪同下,托育點處處傳出孩子們歡快的笑聲,孩子們在這里玩耍、學習、交朋友。
“萌寶驛站”不僅配備了保健室、隔離室、運動教室等8個功能用房,還設置了獨立的活動區、休息區、清潔區、備餐區以及益智玩具、感統訓練系統,提供喂食、睡眠陪護等托育服務,開展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保育與早期養育服務。
“嘿嘿肚子餓了,嘿嘿肚子餓了,肚子餓了要吃飯……”走進小暖苗班,孩子們在托育老師的帶領下圍坐在一起,唱起“謝飯歌”,餐前儀式感滿滿。隨后還進行了音樂律動、繪本活動、自主探索等活動,一張張笑臉足以證明他們內心的歡快和愉悅。
民生溫度藏在細節里:
安全、專業與普惠并重
托育服務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孩子的健康與安全。近年來,康巴什區通過公建民營、民辦公助、公辦幼兒園延伸服務等方式建成19家托育服務機構,為嬰幼兒提供科學化、多樣化托育服務,提升群眾幸福感。
在格德熱格萌寶驛站,每一處設計都暗藏匠心:活動區的地墊采用環保材質,備餐區的餐具每日消毒,所有家具和設施設備都是根據0-3歲嬰幼兒的特性設計的,既安全又舒適。
“孩子在這里不僅吃得好、玩得好,還能學到簡單的認知游戲,玩的種類也多,又安全,比在家看電視強多了!”朱宸希的爸爸笑著說道。
一家家既有顏值又有實力的托育機構在老百姓的家門口開設,“托”起了家長的迫切需求和孩子的幸福童年。此外,社區還定期組織育兒講座、親子活動,幫助家長掌握科學養育知識,形成“家庭-機構-社會”協同育兒的良性循環。
幸福城市的“康巴什樣本”:
以小見大托起民生福祉
午休時間,“萌寶驛站”的老師們正輕輕拍著孩子們入睡,這些溫馨的畫面,正是康巴什區以“小托育”撬動“大幸福”的生動寫照。
從解決入托難到優化兒童成長環境,從降低家庭負擔到提升教育質量,康巴什用實實在在的舉措證明:民生工程并非遙不可及的宏大敘事,而是藏在孩子笑臉里的細膩關懷。
“現在帶娃省心多了,我們也能更專注工作。”高青霞的話,折射出無數家庭的獲得感。而隨著托育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康巴什區正朝著“幼有善育、學有優教”的目標穩步邁進。
在這里,孩子們自由奔跑的身影、家長們舒展的眉頭,共同繪就了一座幸福城市的最美底色。
(文:奇越)
編輯: 李 洋
校對:袁思嘉
審核:李臻昊 王芳
終審:紀杰峰
聲明:康巴什區融媒體中心原創稿件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康巴什發布》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