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山東濟寧的倍耐力兗州生產基地迎來一場盛大慶典——這家全球輪胎技術領軍企業在中國山東省工業布局二十周年的里程碑。自2005年扎根濟寧以來,倍耐力以三家現代化工廠、超5000名員工的規模,成為山東省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更以“本地化生產服務本地市場”的戰略理念,書寫了一段跨國企業與本土市場深度融合的典范篇章。
二十年前,當倍耐力將目光投向中國時,這片土地正經歷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彼時,中國輪胎市場雖潛力巨大,但國際品牌如何突破文化差異、政策壁壘與產業鏈適配的難題,仍是一道待解的方程式。倍耐力的答案是:以“中西合璧”的智慧,將全球領先的技術與中國市場的需求深度融合。通過與華勤集團近二十年的戰略合作,雙方不僅建成世界一流的研發創新中心和智能制造工廠,更以“信任為紐帶、發展為驅動、共贏為目標”,構建起跨國合作的“發展共同體”。這種合作模式不僅讓倍耐力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輪胎原廠配套的領軍者,更推動山東成為全球輪胎技術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倍耐力二十年如一日踐行承諾,已成為地方對外開放的“靚麗名片”。
深耕本土的戰略,體現在倍耐力對中國市場脈搏的精準把握。面對新能源汽車浪潮,其自主研發的電動車專用輪胎技術率先實現本土化生產,與比亞迪、蔚來等企業達成深度合作;依托覆蓋全國的3000余家零售網點,產品得以快速觸達終端消費者。
文化的交融,是倍耐力在華成功的深層密碼。在周年慶典中,倍耐力將通過其工業文化的四大核心支柱——科技創新、技術研發、品牌建設、員工關懷及社會參與,全面展現其二十年來的輝煌發展歷程。慶典活動將于6月18日在山東兗州廠區迎來高潮。屆時將舉行工廠開放日活動,政府代表及客戶與全體員工及其家屬將共同參與從企業發展攝影展到音樂會等系列精彩活動——意大利交響樂與中國傳統音樂的創新融合,將完美詮釋倍耐力“中西合璧”的企業文化精髓。
站在新起點,倍耐力的中國故事仍在續寫。面對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遇,企業宣布將持續加大投資,深化與產業伙伴的協作,在智能駕駛、材料科學等領域開辟新賽道。當跨國企業的全球視野與中國市場的澎湃活力共振,當意大利的工業美學與齊魯大地的務實精神交融,倍耐力用二十年光陰證明:真正的全球化,從不是單向輸出,而是在相互成就中孕育超越地域的創新力量。這份“中西合璧”的答卷,既為跨國企業本土化提供了范式,也為中國制造走向高端化注入了動能,在輪胎滾動的軌跡中,印刻著開放與創新的時代烙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