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品機器人泡的茶、看一看AI制作的MV、聽數字人“京小創”介紹賽事安排……4月8日,在科技與未來感十足的氛圍中,北京第四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正式啟動。5月9日之前,創業團隊登錄“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官網即可完成網絡報名。
與往年相比,本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賽道更廣泛,新增人工智能賽道以及產業應用賽事,引導高校師生面向企業需求進行科研攻關,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移轉化。與此同時,獲獎比例提高,大學生們獲獎機會更多了。
緊跟社會發展潮流,今年增設人工智能賽道
記者了解到,本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主體賽事包括高教主賽道和高職賽道。其中,高教主賽道設人工智能、科技創新、民生服務、文化創意、鄉村振興、大健康等六個分賽道。高職賽道為獨立賽道,不設分賽道。
“今年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技術發展趨勢,新增設了人工智能賽道,引導高校師生緊跟社會發展前沿進行科技創新?!北本└咝4髮W生就業創業中心副主任蘇秀麗表示。
與此同時,今年大賽還新增了產業應用賽事,強調國產國用和國內技術自主研發,以應用需求為導向,推動產業落地,由組委會和華為聯合命題,圍繞“鯤鵬全棧根技術”和“昇騰AI技術及產品”,打造軟硬件解決方案,引導高校師生面向企業需求,踴躍投身科研攻關第一線,加速高校師生科技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移轉化。
大賽采用單位推薦報名、網評初賽、網評復賽、分賽道現場決賽、總決賽(包括排位賽和冠軍賽)五級賽制。創業團隊可在3月26日至5月9日期間登錄“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官網開始報名;單位推薦報名時間為5月12日至5月16日。5月19日至6月5日為網評初賽和網評復賽階段。6月上旬將進行分賽道現場決賽。
根據賽事要求,報名參賽者應為北京地區普通高校及研究生培養單位的在校生及畢業五年內的學生(含留學生)或其他省市普通高等學校北京生源在校生及畢業五年內的學生,作為工商注冊法人或主要負責人(已注冊公司)創立的企業,或作為團隊負責人(尚未工商注冊)組建的創業團隊(以下統一簡稱“創業團隊”)。其中,畢業生畢業時間應在2020年1月1日之后。
蘇秀麗提到,今年大賽報名范圍進一步擴大,將北京中關村學院學生也納入到參賽對象范圍之內,“北京中關村學院是一個國家級的科研教育機構,匯聚了很多創新人才,我們希望通過創新創業大賽,將有潛質、有科研能力、有創新精神的團隊匯聚到一起,共同為首都經濟社會的發展呈現更多優秀成果。”
記者了解到,總決賽冠軍團隊將獲得獎金20萬元,每支亞軍團隊獲得獎金10萬元,每支季軍團隊獲得獎金5萬元。 “根據大賽規則,網評初賽中的前40%可以進入網評復賽,也就是獲得了分賽道的一二三等獎,獲獎比例與往年相比大大提升。”蘇秀麗表示,今年大賽的獲獎比例提高的同時,能夠獲得獎金的大學生創業團隊數量也增加到了6支,其中冠軍一支團隊、亞軍兩支團隊、季軍三支團隊均可獲得獎金獎勵,“希望更多的學生能在比賽中有獲得感?!?/p>
此外,大賽期間將同期開展六項活動,即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展、京彩大創講堂、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營、創業企業體驗日、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百粒‘金種子’項目(2025)”遴選、“京彩青春·創響未來”創業項目市場對接活動。
為大學生提供賽、孵、投、轉、融五位一體的創業扶持
記者了解到,大賽自2022年啟動以來,已連續舉辦三屆,反響熱烈,成果豐碩,累計吸引1.6萬余支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團隊參賽。
當天,北京市教委發布《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劃(2025)》,從項目發現機制、關鍵要素支持、資金保障、項目落地轉化等四個維度提出15條精準支持措施,旨在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發展,打造“賽-孵-投-轉-融”五位一體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據此,北京市教委將為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免費場地支持,同時為團隊提供包括政策咨詢、工商注冊、專業培訓、導師輔導等多項內容的全鏈條、全流程、全方位創業孵化服務,努力打造成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主陣地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踐平臺。
此外,除“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基金持續為大學生創業團隊提供資金支持和保障之外,市教委還將推動成立“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投資聯盟,建立社會資本共同孵化、接力投資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工作機制和通道。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