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葛幫寧 沈天香
編輯 | 李國政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3月31日,北京首都國際會議中心,紅旗品牌在其智能體驗日上官宣:中國女子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成為紅旗天工家族代言人及天工06首位車主。“國車配國手”的雙向奔赴,讓這場發布會迅速破圈。
現場,紅旗還展示了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司南智駕和靈犀座艙。搭載這兩項智能化核心技術的新產品——天工06開啟預售,預售價18.48萬元起。
此前半個月,即3月14日,紅旗品牌在重慶市解放碑地標“筷子樓”(國泰藝術中心),舉辦天工05紅人交付專場。知名脫口秀演員付航成為首批車主,他也是紅旗天工05Passion(激情)大使。
天工05售價15.98萬元起,也搭載司南智駕和靈犀座艙,配備高速NOA、城市NOA(領航輔助駕駛)等功能,并以出其不意的營銷方式,意圖打破年輕人對紅旗品牌“嚴肅”的固有印象。
在重慶的交付儀式上,中國一汽總經理助理、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副總裁柳長慶與付航同臺互動,用輕松、幽默、脫口秀的方式和年輕人互動。“年輕人喜歡聽什么,我們就要講什么。”他對幫寧工作室說。
這種嘗試的背后,是紅旗對市場痛點的洞察——其品牌認知度高,但新能源產品存在感薄弱。
從天工05到天工06,從付航到孫穎莎,紅旗品牌正在搭建一座與年輕人溝通的橋梁。“從產品到營銷,都必須打破傳統印象,讓年輕人覺得紅旗不再遙遠。”柳長慶表示。
要讓紅旗不再僅是國車的象征,還要成為年輕人觸手可及的國民車,這不能僅靠營銷,技術和產品才是根基。
天工05與天工06均搭載司南智駕與靈犀座艙兩大核心技術。前者實現全域高階智能駕駛,支持高速與城市NOA;后者以AI語音交互為核心,重構人車關系。
天工05選擇在山城重慶舉辦交付專場,其中一個原因是這里被稱作魔幻8D城市——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公交高空駛下,電梯橫向漫步,輕軌穿樓而過,開車翻山越嶺……種種頗為復雜的路況,對智能駕駛是一場超級考驗。
“這種環境最能驗證我們是否真正躋身行業第一梯隊。”柳長慶表示。通過山城測試,紅旗不僅展示了技術實力,更傳遞出對用戶體驗的重視,也為其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提供了底氣。
2024年,紅旗新能源銷量為11.5萬輛,占其總銷量28%,從行業來看仍是追趕者。2025年,紅旗希望將新能源銷量占比提升至50%,即25萬輛規模,并計劃推出鴻鵠混動平臺及多款純電車型。
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產品線快速擴張與技術迭代。從金葵花系列的國禮、國耀等高端車型,到天工系列的親民產品,紅旗正覆蓋15萬至數百萬元的價格區間。
柳長慶強調,產品成功是品牌轉型的核心,“制造業企業成功與否,關鍵看產品”。為此,紅旗推行“產品線CEO制”,由專人全程負責產品從規劃到售后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并打破部門墻,確保資源高效協同。
2023年10月,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成立,核心成員涵蓋中國一汽高層與業務骨干。這一調整旨在提升決策效率——既保留中國一汽對戰略方向的把控,又將日常經營權限下放。柳長慶解釋說:“關鍵時刻集團提供支持,但具體執行由運委會主導。”
產品線CEO制的推行,進一步強化了產品導向的管理模式。紅旗品牌設置“大CEO”,統籌全系車型;“小CEO”則專注于單一產品策劃與營銷。這種“戰區司令”式的架構,讓產品團隊能調動研發、采購、質保等多部門資源,形成合力。
“紅旗既是國車,也要成為國民車。”雙重身份成為紅旗品牌架構梳理的最大挑戰。柳長慶表示,紅旗的高端定位不會改變,但需通過子品牌,區隔用戶群體。例如,金葵花系列堅守豪華市場,非金葵花系列則瞄準年輕家庭與個性化需求。
如何讓售價數百萬元的國禮車型與15萬元起售的天工系列共存于同一品牌之下?柳長慶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紅旗正在通過精準定位與專屬化產品解決這一矛盾,“比如為金葵花用戶提供定制化服務”。
“紅旗是必為之事,是一汽人對國家的交代。”柳長慶的這句話,道出了紅旗品牌轉型的深層動力。從1958年第一輛轎車誕生,到如今All in新能源,紅旗始終承載著民族汽車工業的榮光,以及如影隨形的壓力。
在天工05重慶交車儀式結束后,柳長慶接受了幫寧工作室專訪,多次提及自己“如履薄冰”。這種敬畏感,或許正是紅旗在激烈競爭中一直保持生命力的關鍵,正如他所言“市場說了算,用戶說了算”。
當紅旗從國車走向國民車,其背后不僅是產品迭代,更是一場關于品牌精神的重塑。
作為紅旗品牌轉型的關鍵推動者之一,柳長慶正帶隊推動這個擁有67年歷史的“共和國長子”,在新能源浪潮中尋找從國車到國民車的破局之道。
“當某一天退休了,我看著紅旗品牌越來越好,可能會感到特別驕傲和自豪。”他說,“我曾經陪伴過它,曾經為它奮斗過,曾經為它作過貢獻。”
以下為專訪節錄。
車與城
幫寧工作室:為什么選擇付航?
柳長慶:紅旗現在面臨一個比較大的話題:很多人知道紅旗品牌,知道紅旗有節能車、燃油車,但是不知道紅旗有新能源汽車。
天工05是一個年輕化的車型,需要和年輕用戶有一個橋梁,這個橋梁一定要是很正能量、又讓年輕人很喜歡的。
天工05主打紅色,元氣紅的紅色。元氣和付航經常說的一個詞passion有很大的關聯,紅旗需要passion,需要激情。希望更多年輕人因為喜歡付航而喜歡紅旗。
付航還有另外一個標簽,他的肢體語言比較夸張、出其不意。
紅旗是不是也需要一些出其不意?要給年輕用戶提供一些好玩有趣的東西。
為什么選擇重慶交車?
首先要選一個紅色的城市,然后選一些紅色地標性的建筑,比如現在所在的“筷子樓”。紅色的地方、紅色的城市、紅色的地標打卡性建筑,又選擇了紅人付航。我們的紅車,以紅作為主線,把所有(元素)連接到一起。
另一方面,重慶的路況極其復雜。第一,我們希望在智能化領域的進步,能夠讓更多人看到;第二,驗證我們的能力,是不是能支撐做到行業第一梯隊。
在智能化方面,紅旗的腳步是否太慢了一點?
你覺得慢嗎?先體驗天工05。
為了這次交車儀式上的脫口秀,您前期做準備了嗎?
我一再強調,年輕人喜歡聽什么,我們就講什么;年輕人喜歡用什么樣的方式聽別人講,那我就用這種方式講。最關鍵的一句話是,讓年輕人覺得紅旗不再遙遠。
和付航同臺,就一定要去看付航的很多東西,了解付航的表達方式,了解付航是怎樣的一個人。
另外,我還要想,自己作為“紅旗種草官”,該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特別是用什么樣的語言,才能對用戶產生一些影響,讓他們更了解紅旗、更喜愛紅旗。
互動中有壓力嗎?
肯定是有的,但是人生就是在面對壓力時不斷突破,對我來說,今天也是一個突破。如果年輕人喜歡,未來我可以繼續沿著這個方向做安排。如果年輕人不喜歡,我可以再調整。
您對自己的表現打多少分?
80到90分。跟理想狀態相比,我覺得還有提升空間。
考驗
幫寧工作室:交車儀式上您兩次振臂高呼,這是預設情節還是發自內心?
柳長慶:確實是發自內心的。事前沒想到一定要有這樣一個動作,現場受了付航的感染。在那個時刻,我需要有一種首先感染自己才能感染他人的表達。
兩次情不自禁地做了這個動作。
對。我心態還可以,沒有那么老。
對這種轉變,內心會有障礙嗎?
要說一點(障礙)都沒有,也不太現實。因為紅旗品牌確實受關注度很高。我偶爾也說千萬別犯錯誤。
在不犯錯誤的大前提之下,怎么用一種流暢的、令人感覺舒服的、親切的、年輕人更愿意看到的方式表達?我一直在嘗試,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最后大合影時大家都坐著。
不能說其他人坐著,我自己在那兒蹲著,那就跟大家不在一個狀態了。
現場的反饋挺不錯。
我更希望,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的朋友們,在真正選擇車時,能夠選擇紅旗。
是什么讓您能放開這一切,積極擁抱新的東西?
你問了一個挺深層次的問題。我原本是一個從農村出來考上大學的孩子,是一汽給了我進步和成長的平臺。只要是這個崗位需要我做的,那我就義無反顧。
身處這個過程中,某種程度上,自己是第二位的,這個崗位、企業和品牌才是更重要的。
您怎么讓自己與時俱進呢?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在不同的時期、在一些崗位上,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有時這個過程極其艱難。但是,如果挺過來了、熬過來了,個人就進步成長了。
您曾說做奔騰是極大的考驗,現在做紅旗,你是什么感受?
對我來說,某種程度上是一個更大的考驗。一方面,紅旗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品牌;另一方面,紅旗的品牌跨度又是獨一無二的。
總之,肯定不是一個輕松的工作,但是做起來也是人生特別難得的機會——有機會做一個最好的品牌,有機會來陪伴它成長。
做紅旗,機遇和挑戰哪個更大?
應該是機遇和挑戰并存。紅旗必須迅速補上在新能源領域的短板。
是優勢更多,還是制約更多?
這個問題就像辯證法一樣。紅旗品牌是任何品牌替代不了的。這種壓力感和責任感,促使我們日夜兼程。
運營紅旗,是您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挑戰嗎?
確實有一種如履薄冰的心態。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分管領域比如營銷,要做得足夠好。
希望通過營銷拉動,讓全體系都能圍繞著用戶這個中心目標,去做所有的工作。紅旗最終發展得好不好,誰說了算?市場說了算,用戶說了算。
紅旗
幫寧工作室:上次采訪時,您說如果用一個品牌來代表中國汽車,那只能是紅旗。怎么理解?
柳長慶:紅旗這兩個字,在國人心目中,它的分量和價值是別的品牌替代不了的。紅旗品牌從誕生的那天起,就占了這個先天優勢。
汽車市場集中度高、競爭激烈,但紅旗的擔子會不會太沉重了?
因為它叫紅旗,那種責任感、使命感會陪伴著這個品牌一路走下去。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怎么把壓力變成促進品牌更好地進步成長的動力。我沒覺得它太沉重,但是紅旗品牌確實是有一份沉甸甸的東西在里面。
當初做新能源時,有沒有想過用一個新品牌來代替紅旗?
我知道很多人包括媒體、產業界都特別關注這個問題,實際上,在中國一汽內部也有過很多討論。
最后怎么還是選擇了紅旗品牌?
紅旗這個品牌必須永續發展,基業長青。
假設起一個別的品牌,不是叫紅旗,那10年、20年后,紅旗品牌的載體會是什么?紅旗的依托是什么呢?我個人覺得,仍然用紅旗是最佳的選擇。
爭議最大的時候,反對的人占比多少?
中國一汽只是在一定范圍內討論過。據我所知,新能源還叫紅旗,至少在管理層和中層以上的干部中有比較廣泛的共識,或者說是壓倒性的意見。
所以紅旗對一汽來說,必須扛下去。
對。
就模式而言,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和以前的總部運營紅旗有何不同?
既兼顧了中國一汽最高層對紅旗品牌的關注,關鍵時刻提供支持,同時又兼顧了決策效率。
近些年,紅旗品牌隨著銷量規模越來越大、產品線不斷豐富,面臨著一個管理模式的問題,運營委員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決策效率。
在紅旗品牌整個價值鏈兩端的核心,一端是戰略和產品規劃,另一端是營銷和重大市場活動。對這兩端,我們有一套機制,中間過程如日常經營活動,更多的決策基本上就放在了運營委員會。
東風和廣汽等也在學總部直接運營的模式,紅旗有哪些核心競爭力是別人沒辦法復制的?
我覺得其中一個是品牌獨有性。
另外,我們有一個相對輕量化的自主品牌結構,像紅旗、奔騰、解放,而且解放還是商用車。很多兄弟企業的內部品牌結構比我們復雜得多,它們能不能有效整合,面臨考驗。
2024年,紅旗銷量41萬輛,其中新能源11.5萬,您怎么看這個成績?
在新能源領域,紅旗還處于一個追趕者的角色。雖然我們跟自己前些年相比有一些進步和成長,但是我知道,大家對紅旗的期待更高。
2025年的目標是什么?
2025年,我希望再上一個新臺階,達到50萬輛,希望紅旗新能源挑戰50%的份額。
要翻一倍。
對,100%以上的增長。這里面包含混動產品,EV加上PHEV。今年下半年或者最遲四季度,會發布鴻鵠平臺戰略,就是混動平臺。
有詳細的步驟或者措施嗎?
產品規劃是第一位。明年,純電系列會推出類似H9這樣一個細分市場平臺的純電產品。
明年上半年,會推出基于鴻鵠平臺打造的至少兩款混合動力車型,以及越野性很強的SUV產品等。
另外就是技術平臺端,一是技術指標的領先性,二是是質量的穩定性,三是成本的競爭力。從現在開始的兩到三年內,是紅旗品牌新能源產品大年。
紅旗新能源的轉折點會在今年還是明年?
我們希望能發生在今年。如果不是,明年應該會是很關鍵的一年。
標志是什么?
新能源的滲透率不斷提升,第一步要趕上主流,第二步要爭取跑到行業前列。
產品
幫寧工作室:紅旗產品研發端改革,采取產品線CEO制。為什么要做這種改革?
柳長慶:制造業企業成功與否,核心是看產品成功與否。
怎么能讓產品成功呢?一方面是結合中國一汽內部的實踐,另一方面借鑒了其它車企的一些優秀做法。我們創造性提出CEO制的概念,有大CEO和小CEO。
怎么講?
大CEO叫產品線CEO。
比如金葵花,它的細分產品有國禮、國耀、國雅等3款車型。金葵花有一個產品線CEO,負責整個這3款產品,包括從產品規劃到產品策劃,再到產品開發、產品試制、產品生產,然后到市場營銷,再到售后服務,這樣一個整體的全過程。
小CEO就是產品CEO,下設產品策劃、成本控制和市場營銷團隊等,其核心是策劃。
一定要有人有團隊對產品全生命周期負責,包括產品從生到死、過程當中的迭代更新以及換代等。這個團隊的收入、晉升和績效等,都要跟他負責的產品綁定。其它如采購、質保、營銷部門則作為支撐,在產品線CEO和產品CEO的協調下開展工作。
如果說產品是個司令部,這些CEO就像每個戰區司令一樣,有大戰區,有小戰區,但是他們要對最終的結果負責任。他們可以調動部隊,調動陸軍、調動空軍、調動戰略支援部隊……就是這樣設想的。
大CEO對整個產品的商業成功負責嗎?
大小CEO都對產品成功負責。大CEO成不成功,看他下面這3個產品。如果都成功了,才能說他成功。
怎么和營銷這端打通?
營銷中心有專門的金葵花事業部,里面也有負責產品的人,他要從市場端和用戶端來提需求。
另外,產品定義完后,開發過程等都在CEO的管控下。產品量產要上市時,營銷團隊和他們在一起工作。
這期間會有部門墻嗎?
之所以提CEO制,就是想用CEO來牽動打破部門墻。
打破了嗎?
還在過程中,但比沒有這個制度之前,是明顯進步了。
有技術平臺的產品線,還有動力總成的產品線……這么多產品線?
技術平臺是打造技術貨架的,產品CEO從那里選;動力總成產品線CEO要管產業化實現,他給這幾個整車產品線提供服務。
感覺產品線比較多。
我們也在不斷迭代和進化。每半年要回顧一下,發現好的做法就堅持,不好的就動態調整。
有調整的嗎?
有調整。現在努力的方向,是把更多人卷到產品線CEO的管理模式之下。
從節能車、新能源到金葵花,從天工05到國禮,紅旗產品的價格從十幾萬元到幾百萬元,紅旗還是那個高端豪華品牌嗎?
紅旗打造高端豪華品牌的目標和方向,是永遠不會發生改變的。
但是,確實需要思考國車和國民車的概念,如何平衡確實是考驗和難點。
怎么平衡?
我們正在梳理品牌架構。對金葵花和非金葵花子品牌的產品系列,要做好區隔。
在非金葵花的產品系列中,有可能通過精準定位目標人群,給他提供專屬化產品。從這種角度來做區隔,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今年上海車展上能否給一個方向性的答案?
希望到時候,階段性地發出一些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東西。
一汽有句話“解放是根,紅旗是魂”。在向新能源轉型中,“紅旗是魂”有改變嗎?
我覺得不會改變。對于一汽人來說,紅旗是必為之事,是必須做好的事情,是一汽人對國家、對民族、對全體國人必須要有的一個交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