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伍曼娜 近日,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麒麟中學“麒德π次方”育人共建會舉行,“校家社”代表們齊聚一堂,圍繞協同育人展開了一場關于教育、成長與未來的深度對話。
本次盛會以“看見”為主線,貫穿“大志、大愛、大氣、大為”四大主題,融合演講、戲劇、論壇、快閃等多元形式,既注重個體成長敘事,又強調集體協作價值,呈現了一幅“理想、溫度、格局、成長”的教育圖景。
活動在學生演講《我的追光地圖》中拉開序幕。學生們不僅講述師生間的溫情故事,更詮釋著“追光”的深層含義:以師長為燈,以行動為炬,在傳承中照亮他人。
緊接著,南山實驗教育集團黨委書記余耀賢在致辭中強調:“教育不是獨行者的旅程,教育也不是學校的獨角戲,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孩子們的成長應該是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結晶。”他勉勵學子:“要珍視這份教育合力,學會感恩,學會奉獻,為自己的未來書寫輝煌,為麒麟中學增光添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麒麟中學副校長李鶴發表專題報告——《“麒德π次方”:協同育人生態體系的創新實踐與時代回應》,她詳細闡述了協同育人這一時代命題的重要性。麒麟中學通過德育課程體系、導師制等舉措,推動五育融合,未來將進一步打造特色育人品牌——“麒德π次方”。
據介紹,“麒”諧音“7”,代表家庭、學校、社會、企業圍繞學生、家長、教師形成七位一體的育人合力;“π”象征教育的持續性;“次方”則體現協同效應。李鶴說:“麒德π次方,讓德育從‘一棵樹’的生態扎根,到‘次方效應’的協同裂變,終成學生‘成長π次方’的無限可能。”
隨后,該校戲劇社學生以沉浸式情景劇《愛的N種方式》,演繹了師生、親子間平凡卻動人的教育瞬間。學生家長以《尺素寄暖:時光的溫度》為題,現場分享家庭教育中的育人智慧。麒麟學子們改編傳唱英文版《好風起》,既是對南山區35周年的深情獻禮,更希望將南山精神、南實精神、麒麟精神通過音樂廣為傳遞。
在“校家社圓桌派”上,作為專家代表的深圳大學團委書記柯曉、社區代表南山區文化館副館長封霓、學校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共六方代表展開深度對話。針對“AI時代,如何構建‘合伙人’模式來實現校家社協同育人的共贏?”這一話題,嘉賓們展開熱烈討論,為協同育人提供了“技術向善、情感為核”的實踐路徑。
活動特別設置“最美教育合伙人”頒獎環節,致敬家長“以行動詮釋教育擔當”的榜樣力量。其后,該校八年級師生快閃秀《青春躍動·成長印記》以活力舞步定格校園生活,武術朗誦《麒麟少年志》則鏗鏘宣告“星火燃山河”的青春志向。最后,在《南實之歌》的旋律中,全場觀眾揮舞星星手腕燈,將“少年志在山河遠,星火燃處是故鄉”的豪情推向高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